“今天是冷场天,明天才逢场。我们这大山,冷场天不见人,赶场天踩死人。俺家这阵掩起门在和徒弟炸杀马脚杆。明天好做生意。”
“啥、马脚杆?”
“炸马脚杆,也叫炸油条。”
老厨师顺手从灶台上搬出垒尖尖一大簸箕马脚杆来,放在柏木桌上。尺来长,茶杯粗,黄酥酥,油亮亮,热漉漉,香喷喷的油条,亮出了厨师的好手艺。
“好香呀!”
荷香啧啧称赞道。“
咝,咝”灶房里的小徒弟还在继续着他们的活路,好象店堂里坐的还是寻常的山里的背二哥、扛油杉板的“黑骡子”、背竹篾盐包的盐巴客,丝毫未干扰他们按部就班的工作。
这时从店后走出一人叫道:“荷香?”荷香一看是周凤鸣,一楞一下“哇”的一声就嚎啕大哭起来了。像失散多年的孩子见到亲娘一样扑到那人的怀里道:"哥哥!怎么是你?……"
荷香觉得好奇怪,怎么在这里遇见周凤鸣?
周凤鸣边拍着荷香的肩头边安慰道:“别哭!别哭!这不是找到了吗!”这句话又像是对荷香说,又像是对自己说,说完他自己也是满脸泪水了。过了一阵周凤鸣见荷香哭得差不多了,才拿出一张纸给荷香看。
荷香停住了哭,就着店堂微弱的灯光看到:
《江苏督军府令》:今有北京陈府,在南京夫子庙走失丫鬟一名。年约十四、五岁;身高一丈二、三,名荷香者。有报信者:赏大洋三百;有拾得者赏大洋三千。如有消息,或找到者请速报官。敢有隐匿不报者,一经查实,立即就地正法!勿谓言之不预!此令!
荷香一看又哭了起来。
原来素梅发现荷香走失后,立即给周吟秋发了电报,告之详情。周吟秋接电报后大惊,立即向陸军部人事处告了假,坐津浦线列车到了南京,拜会了江苏督军衙门,托他们帮忙发帖寻找。督军衙门见是陸军部的人也给陈吟秋面子,立即知照各地官府四处发帖寻找荷香。
过了几天见无消息,陈吟秋觉得光是在南京等着不是办法,便决定和素梅先回北京再想办法,周凤鸣留下继续等督军府的消息。
当时淮扬富甲天下的盐商,在养"扬州瘦马"的人家,买一个上等的女孩子做宠妾艳婢,也才大洋一千五百元。江苏青帮的"老头子"见督军府出三千大洋找一个丫鬟,知道这丫鬟对陈家非同一般,立即要各地码头尽快在通衢要道也一些张贴寻人揭贴,一面派徒子徒孙从秦淮娼寮一家家开始查起。一时间江南江北数省都贴出了寻人揭帖。闹得民间沸沸扬扬。乡间一些村夫愚妇,以吪传吪,甚至传说织女偷跑下到凡间了,玉皇大帝正在派神仙下凡捉拿。
周凤鸣等了几日,不见督军府有消息,心中急得不得了,想到两人好不容易在一起才几天,这荷香就出事了,要是落在安徽、河南的人贩子手中如何是好!他决定自己想办法去寻找。
主意打定,周凤鸣便开始寻找荷香。他根据最坏的打算着手。
首先,他找了南京城内专卖女人的牙行,向几个卖女子入娼寮妓院的人贩打听。进牙行打过招呼,说明来意,众人都说近日不曾有人委托卖过一个蜀中女子。内中一个老辣的人贩说道:"小哥、陈家寻人的揭帖我们已经看到,这南京城内何人不知!就是龟奴们知道了,也会马上把人送还的,那三千大洋,胜过买几个女子,就是‘瘦马’也要买两三个,谁人不想!依我之见这荷香定已不在南京城内了。小哥还是到城外、长江南北去寻为好。"周凤鸣一听觉得有理,牙行内中又一人贩补充道:"我倒有一条线索,只是不知是不是?"周凤鸣说道:"说来听听。"那人说道:"江北地面上的马六子,近日不曾见他在牙行露面,听下关江面摆渡的单老爹说,近日一深夜这马六子背一女娃由单老爹摆渡过江去了。这马六子拐骗到妇孺女娃向来是委托我们牙行转手卖的,他把人带回江北令人生疑。小哥你到江边去找摆渡的单老爹再问一问,也许有结果。"
梅吟清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