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苏芸。”周老太叹了口气,“你祖父后来总说,是他害了她。”
那天下午,陈默试着弹那把三弦琴。手指刚碰到琴弦,就觉得一阵刺骨的冷,像是摸到了冰。他按周老太说的调子弹《雨夜归魂》,刚弹出三个音,琴弦突然崩断一根,断口处渗出暗红色的液体。
“别弹了!”周老太冲进来夺过琴,脸色惨白,“这琴邪性得很,当年就是它引的火!”
陈默追问下去,老人才断断续续说出往事。1983年那个雨夜,邻居听到老宅里传出激烈的争吵,接着就看见火光冲天。等消防员赶到时,祖父已经烧死在东厢房,怀里还抱着这把三弦琴。
“但有人说,看到你祖父从火场里走出来了。”周老太声音发颤,“浑身是火,却不喊不叫,就往松林里走。”
当晚陈默做了个噩梦。他站在燃烧的东厢房里,看见祖父背对着他坐在琴前,火舌舔着他的蓝布衫,三弦琴却完好无损。“芸娘,我来陪你了。”祖父转过头,脸在火光中扭曲变形,皮肤像纸一样卷曲。
惊醒时,陈默发现自己躺在地板上,离三弦琴只有半步远。琴身上的缠枝莲纹样仿佛活了过来,藤蔓在月光下缓缓蠕动。他突然想起铁盒里还有个东西——卷泛黄的线装本,封面上写着“守义日记”。
翻开日记,祖父的字迹遒劲有力,记录着1946到1983年的生活。前面都是些家长里短,直到1947年7月7日那天,字迹突然变得潦草:
“芸娘走了,孩子也没保住。她临终说,要我弹《雨夜归魂》给她听,说这样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往后的日记越来越诡异。1950年3月:“琴上总沾着头发,黑色的,像芸娘的。”1965年6月:“半夜听见天井里有脚步声,出去看,青苔上有女人的脚印,没穿鞋。”1983年7月6日,也就是火灾前一天:“她回来了,在琴里。她说要带我走。”
最后一页只有一行字,墨迹发黑像是血写的:“琴弦断处,即是归途。”
这时窗外突然刮起大风,雨点噼里啪啦砸在玻璃上。陈默抬头看见窗纸上印着个女人的影子,长发垂到地上,正隔着玻璃往屋里看。他抓起三弦琴冲到窗边,影子却消失了,窗台上留下一束白色的栀子花——苏芸最喜欢的花。
“她来找你了。”周老太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件深蓝色的旗袍,“这是她当年的衣裳,你祖父一直收着。”
旗袍的领口处绣着朵栀子花,针脚细密。陈默抚摸着冰凉的绸缎,突然发现衣襟上有块深色的污渍,像是干涸的血迹。
离七月初七还有三天,老宅里开始出现更多怪事。陈默在水缸里看见女人的长发,打开米缸发现里面装满了纸钱,就连他带来的矿泉水,倒出来也变成了浑浊的泥水。
周老太变得越来越古怪,总是坐在堂屋对着供桌喃喃自语。有次陈默听见她在说:“再等等,就快到日子了。”
他试图联系拆迁办,却发现手机信号总是时断时续。镇上的人也对老宅讳莫如深,杂货铺老板听说他住在陈家老宅,脸色骤变:“那地方邪乎得很,每年七月初七都要出事。”
原来1983年火灾后,老宅空了十年。1993年有个流浪汉进去避雨,第二天被发现吊死在东厢房的房梁上,脖子上缠着的不是绳子,是三弦琴的琴弦。2003年,一个来探险的大学生失踪了,只留下半截被烧焦的学生证。
“他们都说,是苏芸在找替身。”老板压低声音,“她死的时候穿着红嫁衣,怨气重得很。”
恐怖短文合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