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6岁了,住在村里一间破旧的土坯房里,每天跟着父母干活或者在村头玩耍,单身,家里没有存款,身体还算硬朗,但偶尔也会觉得头晕眼花。他是个木匠的儿子,从小跟着父亲学过一些简单的木工活儿,比如拿锤子敲钉子、用锯子锯木头,但母亲总是告诉他,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走出村子,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可如今,站在村头的土路上,他却发现,现实远比他想的残酷。
6岁,对很多人来说,是天真无邪、充满幻想的年纪,可对小王来说,却像是一场没有尽头的等待,他既是等待者,又是迷茫者,却不知道等待的是什么。他常常在夜深人静时问自己:这辈子是不是就这样了?可这个问题,他问了无数遍,也找不到答案。
那年的秋天,小王的生活陷入了一个迷茫的起点。他还没有上学,但村里的小学已经开学了。他每天看着那些背着书包、穿着新衣的哥哥姐姐们从村头走过,心里充满了羡慕。他也想上学,想穿新衣服,想背新书包,可家里实在太穷,父亲的木匠活儿收入微薄,母亲种地也只能勉强糊口。母亲常常叹着气对他说:“小王啊,再等一年吧,等明年家里攒点钱,就送你去上学。”小王点点头,可心里却像被针扎了一样——他知道,家里攒钱有多难,他怕这一年,会变成很多年。
为了省钱,小王从不买零食,每天吃母亲做的窝窝头和咸菜,偶尔能吃到一块红薯,算是改善伙食。村里的孩子有些家里条件不错,常常买糖果、饼干,吃不完的就随手扔在地上。小王看着那些糖果,心里一阵酸涩,但他从不捡,也不说,只是低头啃自己的窝窝头。他记得,有一次邻居家的小刚笑着问他:“小王,你咋老吃窝窝头啊?来,吃我的糖果。”小王低声说了句“不用了”,转身就跑,可心里却像被针扎了一样。他想反驳,可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也知道,自己没资格挑剔,只能默默忍受。
回到家里,小王坐在炕边,翻开一本破旧的幼儿画册。这是村里一个读完小学的哥哥送给他的,上面画着城里的高楼大厦、火车飞机,还有穿着校服的孩子。小王看着那些画,心里充满了向往。他不是不想读书,而是实在没办法。母亲告诉他,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可他连学费都交不起,连一支铅笔、一本作业本都买不起。他记得,有一次母亲带他去镇上,看到一家文具店,他站在橱窗前,看着那些五颜六色的文具,眼睛都舍不得眨。母亲拉着他的手,低声说:“小王啊,等明年吧,等明年妈妈给你买。”小王点点头,可心里却像被针扎了一样——他知道,明年不一定是明年。
为了能早点上学,小王开始拼命干活。他每天早上跟着父亲去干木匠活儿,帮父亲拿工具、搬木头,晚上回家后,还要帮母亲喂鸡、挑水。他的小手因为长时间握工具而变得粗糙,指关节因为常年搬木头而肿得变形,可他咬牙坚持着,想着干完这些活儿,就能攒点钱,给自己买一本课本。他甚至开始幻想,如果自己能上学,就能像画册里的孩子一样,背着书包,穿着校服,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听老师讲课。
就在这时,小王的生活里出现了一丝转机。村里来了一个支教老师,叫李老师,是城里来的大学生,专门教村里的孩子识字。李老师看到小王每天在村头转悠,笑着问他:“小王,你怎么不去上学啊?”小王低着头,结结巴巴地说:“我……我家里没钱。”李老师摸摸他的头,说:“没事儿,你先跟着我学吧,不收你钱。等明年,你就能正式上学了。”小王一听,眼睛亮了一下,觉得自己或许能通过这个机会,提前学到知识,改变命运。
平凡中的不平凡之老王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