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纮新官上任,新任期新气象,他有心打造登州第一良好家庭的良好形象,给全州老百姓做一个父慈子孝全家和乐的好榜样,为建设封建社会良好风貌的新登州做贡献,于是在上任交接完成之后,挑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带着王氏并三子四女和几个丫鬟婆子,声势浩大的去给老太太请安。
姚依依也是这天再次见到如兰小姑娘,她穿了一身粉色竖领对襟长袄,下着满绣马面裙,双环髻上用同色发绳固定,下坠着几颗珍珠,这一身打扮下来,更显娇俏。
盛纮再次提起恢复晨昏定省,老太太推辞再三,见王氏和盛纮带着几个孩子都跪下了,老太太才勉为其难的说:“既如此,就依你们吧。”说着又看了看呆呆的明兰,瘦弱的小姑娘又是最后一个自己站起来。
王氏察言观色,心道不好,老太太定然又要究她的错,立即说着:“也不知这萍姨娘是怎么教的,怎的这么久了连请安规矩都没学会。一句给‘给老祖宗请安’都说的磕磕巴巴的,磕头也不利索,没得磕伤了脑袋。”
又看向明兰身边的丫环:“我不是派了几个得力的婆子去仔细伺候着吗,怎的是你这小丫头带明兰来?”
那丫鬟约摸十四岁左右,一听王氏的话,吓得微微颤抖:“回太太的话,太太的确派了几个得力的妈妈伺候六姑娘,晨起时李妈妈说趁着日头好,要趁着六姑娘请安时,将屋子好好收拾一下,便留在屋里指挥着,这才派了奴婢来。”
事实上,李妈妈为什么不愿意来寿安堂,不还是因为老太太吃斋念佛,与世隔绝,整个寿安堂的下人也都跟着一起出了家一般,平常饭菜简陋,差事没油水,日子清淡,有一阵子甚至院子大门都关上了,似乎完全和人气旺盛隔离开了,下人们都不愿意来寿安堂受苦。
这些事府里人都心知肚明,这才导致只有一个十四岁左右的丫环跟着明兰来伺候。盛纮原先还以为是王氏没安排,一听丫鬟的话,才知原委。
老太太再心疼明兰,也攀扯不到王氏身上去。
唠了几句家常,王氏慢慢把话题带到华兰的及笄之礼上,因着还有一年多,老太太就没想再听下去,发话让妈妈在这里摆早饭,分摆两桌,一桌在正房,三个大人吃,次间摆一桌几个孩子们吃,因长栋还小,请安后就被婆子抱回了香姨娘身边。
早饭端上来,出乎意料的简单,即使是不甚了解情况的明兰也觉得有些寒酸了,一个大瓷盆里盛着白馒头和香油花卷,外加白梗米熬的清粥,还有几个小菜。
明兰抬头,见长柏大哥哥神色似有歉然,长樟、长枫和墨兰神色如常的起筷用餐,华兰撅了撅嘴,如兰迟迟没有动筷子,眼睛还一直盯着门口看,似乎在等什么。
明兰由丫鬟服侍着也慢慢吃,回想这几天在太太屋里吃过的早餐,莲藕蜜糖糕,奶油松酿卷酥,炸糕,肉松香蒜花卷,蜜汁麻球,枣熬梗米粥,红稻米粥,腊肉蒸蛋,燕窝炖蛋,干丝清炒牛肉脯,麻油凉拌熏肉丝,十六样各色小菜拼成的什锦酱菜八宝盒……
没一会儿府中的大厨房的婆子们提着几个大提盒子走了进来,原来王氏早有安排:“母亲吃斋念佛为盛家祈福是盛家的福气,只是几个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咱家也不是以前在灵州物资匮乏之时,没必要苦着几个孩子。”
想起华兰小时候吃过的苦,盛纮难得的赞同了王氏的话:“太太说的是,母亲瞧瞧这些饭菜,可有喜欢的,若没有便都送去给孩子们,我们陪着母亲吃斋。”
老太太很想发脾气,可想到才答应的恢复晨昏定省,也算是间接的夺回了一些地位,此刻也不宜落个刻薄儿孙的名声,大手一挥,那些菜都到了次间孩子们那桌。
梅花引:画船听雨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