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里透露出一种观念:“我没有用,我在这个家里是没有价值的,我从来没有被尊重过,父母总指责我什么都做不好,我也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我像个废物。”父母的面子就那么重要吗?这一点他提到他的爸爸妈妈总是把他跟别人家的孩子对比,跟他亲戚家的几个孩子对比,对比之后就去骂他废物、没用,怎么就学习不好。
这个案例,一共做了三次咨询,第二次是小A跟妈妈一起做的。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妈妈的表现刚才大家也看到了,就是各种吵他、训他都不管用,但是孩子的想法是什么?他认为:“妈妈的面子是那么的重要,我就是父母的玩具。”这是来访者的原话,这句话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为什么我专门把这个案例拿出来?就是因为孩子说了这句话。一个12岁的孩子,他最真实的想法。“我是父母的一个玩具,他们完全看不到我的努力,总是说为什么不能多考几分?”
为什么不能再多考几分?然后这个男孩就哭得泪流满面。后来孩子在咨询室里面哭,哭得特别响。因为当时他咨询的时候,爸爸没有去,我也把妈妈支出了咨询室,隔着一个玻璃的推拉门,客厅里什么情况外面都可以听到,所以妈妈就在大门外支着耳朵隔着门缝在听,当她听到孩子在号啕大哭,就给孩子的爸爸打了一个电话,然后妈妈在外面也哭了,哭得不得了,她说:“我的孩子怎么面对一个陌生的人,会跟人家哭成这个样子?”
这就是孩子内心的感受、内心的体验。家长说我爱孩子,我做了很多的事情,我想尽各种办法,我把我挣的钱都给他报辅导班了,可是孩子体验到的却不是那种爱。
所以,父母发出爱的信号之后,孩子接收到的内心的体验是什么?他是不是也那样想?这是需要亲子之间进行沟通的,去认认真真地坐下来问问他。孩子,我这样做你的想法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你想跟妈妈说什么?我们听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才能知道孩子的内心究竟体验到了什么。他的体验才是成长过程中促进人格成长的重要部分。
我们需要放下自我中心去面对真实的世界。刚才这个案例分享实际上是很简单的一个案例,因为这个案例一共才做了三次,但孩子做完之后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妈妈和孩子经过两次咨询之后,我们安排了第三次。第三次我们做了一个家庭咨询,这个家庭咨询就是让孩子和妈妈坐下来交流,然后互动,来听听孩子在说什么,妈妈在说什么。孩子说的时候妈妈认真地倾听,不许打扰,让孩子说话。那么,妈妈说话的时候孩子也认真地倾听,听完之后孩子突然就发生了变化,是什么?他听了之后知道原来妈妈是爱他的,不是像平常那样打骂训斥自己,孩子发现原来他的想法是错误的。
这个时候我说了一段话,作为咨询的总结。我说:“当一对夫妻结婚了,结婚之后妈妈怀孕了,孕育了一个宝宝,这个生命经过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哇’的一声之后带着爱来到这个世界上,这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这个孩子一天一天地长大,孩子的长大需要什么?需要妈妈精心的呵护,一天一天、一点一点的精心呵护。在呵护之下,孩子在三个月的时候会笑了,六个月的时候会坐了,七个月的时候会爬了,他慢慢地开始学说话、学走路了。无数次的摔倒,妈妈依然陪伴在他的身边。慢慢地,孩子一岁、两岁、三岁、五岁、七岁、八岁,就这样长大了,然后妈妈感觉一下子控制不住自己的孩子了。”
面对妈妈的叮嘱,孩子一直说“我知道了”“我懂了”“我明白了”,我说:“孩子你知道了什么,你愿意不愿意说说?”他说:“我知道了,我知道妈妈原来是爱我的,我知道妈妈原来在我长大的过程中一直对我很好,是喜欢我的,是爱我的,不是我想的那样。”
心理学大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