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少年心理发展和成长的阶段,父母越没有时间陪孩子玩,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无趣,感觉学校的教育越来越枯燥,而值此电子产品非常丰富的时代,他们便容易沉浸在有趣的虚拟世界里。然而,随着这几年电子产品的普及,大家不再认为这是一个避之不及的问题了,因为很多孩子也会通过电子产品去学习,生活中还会佩戴电子产品,如运动手环。
二维码付费已成为功能性的必需工具,每天都在被使用,所以不会有人认为那是网瘾。科学以人类文明的进程而产生,研究网瘾的趋势逐渐下降,市场空间也逐渐缩小。青少年工作也是如此,人民有需求,才会有市场空间。
青少年研究的主题多种多样,对于心理学研究方面,有学者从教育学、社会学、人口学、心理学、民族学等学科视角出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干预和引导机制进行了大量综合的实证研究。文化学界从新闻学、文学和社会学学科视角出发,研究新媒体对青少年亚文化的影响、青少年消费亚文化、青少年青春文学、青少年亚文化的文化认同等;从社会学、政治学、哲学等社会视角研究青少年价值观的变迁和中心的问题。
针对“网瘾”这个主题,近年来转向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和矫治网络游戏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网络语言生活及其引导策略。网络的开放并不是说网瘾的问题就没有了,针对青少年上网这部分,还是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如设置合理的上网时间来保护视力、筛选不良信息等。当“网瘾”不再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时,我们更应该正视网瘾的成因及其背后是什么需求没有被满足。
四、和谐的家庭关系是一堵防火墙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亲子关系越差,孩子越易沉迷于网络。我们能够理解,犯罪少年的家庭往往是不健康的,亲子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发展。在良好的关系中,青少年乐于听取建议。所以,亲子关系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保障。它是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心理工作就不容易起作用。牢靠的家庭关系能有效防止许多问题的出现。当孩子在外面遇到挫折时,亲子关系好的家庭,能提供一个可以倾诉的环境,也能提供支持、陪伴及帮助。
一份基于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城市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青少年占总数的12.63%,农村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青少年占比也差不多有11%。这份研究是从心理健康水平的层面去研究青少年的。我们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相对来说是单纯一点的,不像成人那样复杂。健康水平的浮动比较灵活,当我们尝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真诚地去做一些工作,我们与孩子紧张的关系很快就会化解,不像成人有了问题,有时候真的不容易解决。
五、青少年行为“问题”背后的心理机制
当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比较大时,我们常常会将这个行为问题化,认为这是一种精神疾病。但我们不能直接把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化、标签化,而是需要一个发展的角度,将这些行为正常化,将其理解为一种应激反应,是在非正常时期的正常表现,反映的是对外部环境的一种回应。比如,某人刚经历过地震,表现出出汗、害怕、恐惧等症状,我们不能定义为这就是焦虑症。所以,当青少年受到外部的不良刺激,如家庭忽视、人际交往不良时,会有“沉迷网络”这些行为的回应。
一个孩子总喜欢偷东西,偷完了挨一顿打。我们不能直接将此行为问题化为“小偷、盗窃犯”,归因为品德不好、心理有问题,我们更应该关注其行为背后的机制。
心理动力学认为,当一个人想获得别人的关注和爱,如果用正常的方式无法获得时,就会用不正常的方式获得。不正常的方式如吵架,好好说话时不能建立有效的联系,而吵架时,互相对骂就是一种沟通,用扭曲的方式满足了沟通和联系的需求。
心理学大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