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性扩散是最不成熟的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探索是肤浅的,或者根本就没有过对自己的探索,并缺乏对明确价值观和目标的投入。他们或是不能理解自己,对自我缺乏清晰的同一感,自我评价偏低,自尊心不足;或是因自我认识和别人对自己的认识不一致,而产生困惑和苦闷的情绪;或是对生活与工作缺乏热情,生命价值迷失,难以承担自己的生活责任;等等。如果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扩散,就会迷失个人方向,失去进取精神,造成精神没有支柱、生活没有目标、学习没有动力,出现退缩、自卑、消极等不良人格特征,导致人际交往障碍,甚至对社会的主导价值表示怀疑,成为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二、教育中的“互联网革命”
近5年来,关于青少年研究的主题越来越丰富,数量也越来越多,如心理层面、文化层面、体制、价值观、网瘾的研究。其中研究网瘾的文献,2016年和2017年是比较多的,2018年开始减少了,呈下降趋势。随着智慧生活的到来,人们对“网瘾”的看法和态度似乎没有以前那么“可怕”了。
“人机合一”的时代要到来了,尤其是5G出来之后,联想公司推出了智慧课堂,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一台平板电脑与大屏幕关联,学生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在上面做题,教师可以随时切换到任何一个学生的端口进行个性化辅导,这叫智慧教学教师。
过去的几次互联网革命(包括2G、3G、4G),其他行业都被影响了,却都没有撼动教育业。互联网技术的革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出行方式,如4G的出现使二维码支付迅速普及,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智慧教学是5G互联网革命在教育方面的产物,然而目前还没有普及,教师依然在黑板上进行板书,有的乡村学校还没有用上投影仪。
5G时代的来临,教育将会成为改革重点,中国也不例外。不仅是要减少“网瘾”问题,而且基本上会被解决,到最后没有这个概念。
三、游戏背后的心理现象
每一个孩子在他的心理发育和成长的历程中,都要进行社会化的模仿和学习,他都需要通过在游戏中体验不同的角色来完成。这个“游戏”不只是电脑游戏和手机游戏,还包括其他一切游戏。比如,幼儿园的小朋友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过家家”,或者是听妈妈讲故事。在没有人一起玩的时候,自言自语,玩玩具,都是游戏的一种方式。在游戏里,孩子通过故事体验了角色,就学习到了许多社会技能,丰富了社会化教育。
游戏是孩子很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如今学习的大环境下,为安全和卫生着想,孩子的游戏项目越来越少,以前玩的和泥巴、躲猫猫、丢手绢等游戏都不常玩了。以前因为玩游戏打掉牙的事例有不少,但对现在的家长来说这可不得了,是必须要禁止的。在对安全和健康的高要求下,很多传统的游戏正在慢慢消失,转换为新的游戏形式。手机游戏就是现代游戏的一种,孩子不会受
作者:伤,设置好了能安静地玩大半天。
我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次旅途中,家长抱怨孩子太喜欢玩手机和电脑游戏了,于是我们组织了一些家庭互动的游戏,想观察一下孩子能不能放下手机。当我们在玩游戏时,孩子很愿意一起参与,这说明他更愿意玩真人互动的游戏。我们不是非得喜欢互联网,我们其实更喜欢“心联网”,有真人在的时候,才不会选择对着一个机器人。
这个实验说明我们的孩子在心理发育的过程中,正常的游戏过程被剥夺了,而他们的需求还存在,但又没有办法被满足,因为父母不理睬这种游戏需求,所以,当父母拿出手机玩,孩子也会模仿,拿着手机玩。
心理学大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