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慎在心里暗骂姓霍的贼心不死,刚想让如英快走,如英却反手抓住他的手腕,带着他疾步向前。
长廊尽头一转就是文帝日常议事后的歇息之处,宦者高亮的声音通传过后,两人躬身进入内殿。
这是如英第一次面圣,也是文帝第一次见如英,仅仅一眼,他就知道了养子死活不肯放手的原因。
貌美还在其次,这女孩最难得的是野性未泯,有一种云舒霞卷的鲜活之美,像故乡丰县明朗的天空,像屋后山野清澈的溪流,像谷堆旁少年热烈的欢歌······你见到她,仿佛能回想起生命中很多美好的事情。
于是文帝的目光彻底软和了下来,与如英闲聊些家常。
如英心细如发,岂能察觉不到文帝态度上的转变,于是谈吐更加自如。她年纪虽小,然见识颇多,讲起地理风俗人情,不光言之有物,更是口吻生花,自在散停,甚有其父风采。
文帝想起崔祈,不免又多了三分移情。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斩蛇屠狗,护着他逃脱索命追兵的伙伴们,都成了一方王侯,他们有了权势、土地、严听号令的私兵,就连他,也不再是那个忙着稼穑的农家小子。
他们这群人里,唯一没变的只有崔祈,等到大事一毕,让他放下如今的一切,回丰县做个隐逸山翁,他会立即高高兴兴地磕头谢恩,然后头也不回地拍屁股走人。
文帝本想让如英陪着共用午膳,可是前面尚书台已经聚集了一批等着觐见的臣子,最后如英领了一大堆金帛珠玉告退,袁慎则被留下随侍。
如英出来的时候,正好与觐见的一行人碰了个正着。
为首的是扬侯与吴大将军,还有两三位身着常服的勋贵老臣——皆与何氏交好,楼太仆等文臣落后一步,众人皆是面色凝重,看见如英以及捧着赏赐的小黄门,只是点头示意,然后步履匆匆地进殿去了。
事情按着原定的轨迹发展,很快何家成年男丁悉数战死,只留何昭君与年仅四岁的幼子的消息就传回了都城,没过几日,扬侯纪遵在小朝堂上复述了何老将军临终前的遗言。
再没过几日,程家就为了大义,与楼氏退了婚,何楼两家终于再续前缘。
如英自入宫面圣后就没出过门,外头一应大小事务都是袁慎代劳的,包括但不限于接送少商,给她讲肖何两家婚事的由来,包括朝堂中的派系势力,以及为什么如英不方便出面的理由。
今日事了,袁慎将少商从程家送回魏府,便来向如英复命。
如英正在木樨轩后的山坡下垂钓,此时已是初夏天气,如英怕热,仆妇们便支起了遮阳的帐幔,见袁慎来了,又在如英身旁摆了一张马扎。
袁慎刚坐下来,如英便问道:“少商还好吗?”
袁慎扬了扬眉:“反正没哭!”这姊妹二人都要强,等闲不肯在人前落泪的。
如英叹了一声:“那就是心里很不好过了。”
袁慎自从遇见如英之后,就知道真正喜欢一个人是怎样的表现,他轻声道:“其实四娘子对楼垚并非是男女相悦之情,难过一阵子,也就过去了。”
“就是这样,才不好办啊!”如英微微皱起眉头,“若是只是喜欢,去了一个呆头呆脑的楼垚,还有英俊潇洒的赵垚,善解人意的钱垚,才干出众的孙垚,前程在望的李垚······见异思迁,移情别恋,乃人之常情嘛!”
袁慎气得咬碎一口银牙,得了,他以后除了提防一个姓霍的,还得小心哪日冷不防地冒出个什么赵慎钱慎孙慎李慎!
如英没注意到袁慎面上的异样,还在自顾自地说着:“我虽不喜楼垚,可他有一点好处,是旁人难以比及的。”
星汉灿烂之人美如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