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刀顺长将皮切开,去骨,切成1.5厘米宽的长条,皮朝下装蒸碗里,加入长葱段、姜块、八角、肉汤15克、精盐15克、酱油25克、绍酒20克,上笼蒸60分钟取出,一拣去葱、姜、八角,扣入汤碗里。
2.锅内添入肉汤,煨至入味,沥去汤汁。Shixicaipu加精盐10克、绍酒15克烧开,下入海参,用小火。
3.原锅内加入熟猪油,烧至五成热,投入短葱段、姜末,煸出香味后倒入海参,加肉汤250克、精盐5克、酱油15克、绍酒15克,用中火烧至入味,放入味精1.5克,用湿淀粉勾流水芡,淋入 葱姜油 搅匀,浇在 猪蹄 上即成。
搅团
搅团是著名的特色小吃,定义为“用面搅成的 浆糊 ”,起源 陕西 , 甘肃 , 关中 地区尤好吃。
根据主要用料不同,分为 荞面 搅团、玉米搅团和 洋芋 搅团,陕北用荞面做搅团,更筋道味美。
食材:
面粉200g
水1000ml、葱花炒蛋适量、油泼蒜泥辣椒酱适量
做法:
1.备好面粉。
2.揉成光滑的团。
3.盆中备好清水,把面团放入清水中揉冼。面浆变稠时,可将面浆另存一容器,换清水继续揉冼。
4.直到面筋有一定的粘性和弹力。
5.冼好的面浆沉淀三小时,倒入上面的清汤搅匀。
6.锅中烧少量的开水。
7.倒入面浆不断搅拌。
8.不断搅拌。
9.直到勺子放进去可短暂停留几秒,软硬度就可以了,盖上盖子小焖片刻即可。
10.备好油泼蒜泥辣椒面,加适量的盐,清水,生抽。醋,香油混合。
11.备好葱花炒蛋。
12.舀出一些汤汁,再舀入搅团即可。食用期间无需搅拌,吃一块用筷子夹一块,不用嚼才好吃。
麻食
麻食(麻什),原称作“秃秃麻什”或“ 秃秃麻失 ”等, 北京话 也叫作“猫耳朵”,西北地区有的地方叫麻食子、麻绳儿,批耳子。
还有的地方称作圪饦儿、饽秃儿、 圪团儿 、圪垛垛、圪脱、苛秃儿,其历史已经有近千年,后简称为麻什。
食材:
土豆1个、白菜叶1颗、豆腐1块、粉条适量、香菇8个、木耳适量、食用油适量、食盐适量、生抽2汤匙、耗油2汤匙、鸡精适量、葱花1段、姜1块、芫荽1颗、香油适量、胡椒粉适量
做法:
1.和面,面要稍微软一些,并醒二十分钟;
2.面团擀薄成1cm左右厚的面饼,再切成1cm宽的面条,切好的条用手在案板上稍微滚成圆柱;
3.圆柱均匀切成 小面 丁。
4.案板上撒面粉,用大拇指在面丁上轻微摁一下,借着摁劲轻轻搓一下,面就会卷起来,像一个 猫耳朵 的样子。表面稍微粗糙的案板易搓成形。
5.把“猫耳朵”煮熟。
6.各种蔬菜,切成开心果大小的样子,炒熟;
7.西红柿 切小块,在锅中炒成酱,加足够的水,水开后放入青菜和调味料。
8.将煮好的麻食以及黄豆,炒好的配菜倒入汤中,大勺一搅,盛入碗中,滴几滴辣椒油。
美食不可辜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