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过后,福南已提前行过冠礼,在舅父府上整理行囊。昨日,于翰林院中校对文书的他,收到吏部任命,明日便要启程前往凌州府南怀县,出任知县。
他万没料到,有朝一日竟能在家乡为官。自“己卯凌州之乱”至今,已过五月有余,凌州府如今状况如何,他实难知晓。
今日上午,福南去吏部领了告身、官印和官服。下午,除陪舅父一家外,他还去了铭风处寒暄良久。
……
次日清晨,舅父一家送福南至城墙外,方才驻足。
“福南,日后路上小心。常寄书信回来啊……”福笙不舍弟弟远行,泪水簌簌而下。
福南心中感动,强忍着泪水笑道:“姐姐,这是好事情,你该高兴才是!”
这时,只听后方传来阵阵脚步声和呼喊声,福笙回头一看,原来是铭风和沈寿,他们拎着大包小包,气喘吁吁跑来。
“福南!福南!还好你没走!这是我俩连夜做的饼,路上寒冷,莫要委屈了自己。”铭风说罢,将包裹硬塞给福南。
“诸位不必担心,我此番外放,任期不过一两年,便会回京。”福南恐众人忧心,出言宽慰。
“我自然知晓弟弟才干,必能成就一番功业,早日升迁。”福笙折下柳枝递来,“一路平安,有何事都要给家里写信。”
福南接过柳枝,“多谢姐姐。舅父,舅母,小侄这便去了!”他向三人行礼,又朝铭风等招了招手作别,乘着牛车沿官道而去。
将至渡口,牛车徐徐停驻,林必简的声音传入车中,“福南,有人来送你了。”
福南搁下书卷,自车窗望去,只见河畔柳树下,立着一男一女,正是曹君珩与持琴。
福南下了车,行至曹君珩跟前,笑道:“不是信中有言叫你莫要来送我吗?”
持琴拎着包裹,甚是乖巧地挪出地方,“福公子,这些皆是我家君珩备下的,我去与林必简交割了。”
“福兄此去,自是要送别方可心安。”曹君珩眸中的不舍亦是再难掩饰。
“无妨的,至多不过一年便归来了。你也保重自己,得闲了便寄封书信与我。”福南瞧出曹君珩目中的不舍,却不明其意,只一味笑着宽慰。
正当二人于渡口旁低声细语时,官道外的小树林中隐着两道人影,探头探脑地向外张望。
“姑娘,咱们如此行事,是否有些不当啊?这福鸣岐可是天子门生,有官身的。”
这二人正是苏音希主仆,她瞧出了曹君珩眼中的情意,正暗自思量。
“囡儿,你说曹哥哥他莫不是喜欢男子……”
“呃……这……”
“我真真是个傻的,竟至如今才瞧明白……”她眼中噙着泪,愤然拂袖而去。
……
福南登上船,循着昔日舅父入京之水路而归,一路行来,足足两月有余,方抵南怀县内。
自入凌怀以来,尤其到了凌州府,其地之景,较前更胜,诸多房舍,已然重建,昔日枯木,今亦葱郁,不复灾时惨状。
南怀县已另择地重建,此地河流曲折,地势蜿蜒,又多险峻山岭,然产粮之沃土甚少,实乃兵家不争之地。
近岁战乱未扰此地,反有许多避乱百姓来此,其地人口,发展颇速,已成人口众多之小县。
然福南此刻,不思其他,只想加快行程,于天黑前抵达驿站。
值汛期,凌州府境内,时有暴雨,行程大受耽搁,临近傍晚,细雨绵绵,福南一行人,终至驿站。
凌州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