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伯、范蠡、阿根三人进屋察看,果然不出所料。西施见到范蠡,扑入他的怀抱,嚎啕大哭“你轻信那个越王后,她要把我负石沉江,你要为我报仇!”
西施哭得死去活来,范蠡、申伯劝西施冷静下来,述说详情。
原来阿根护送越王后回会稽的仪仗到了三江口,接西施的两个武士早已泊船上岸等候。 阿根把越王后和西施介绍给二位武士,大家互致问候后,越王后对阿根说:
“根子,你已经完成了使命,快回去向范相国复命, 免得他挂念。 我们还要在这里摆宴欢送西施姑娘哩! 说着越王后命随从摆宴,阿根叮嘱二位武士:“不要贪杯,带好西施姑娘上船。 然后带着弟兄返回姑苏。”
阿根带卫队走后不久,越王后即吩时手下绑了武士,对西施道:“西施姑娘,你迷惑吴王夫差为越国立下大功,本应重重封赏你。但是,大王却迷上了你,这是很危险的。你一定不希望大王走吴王夫差的老路,也希望越国社稷繁荣昌盛。 你应当以死来断绝大王的欲念。本后就在此送姑娘上路,你的母亲本后会像自己的母亲一样供养,请放心。 姑娘还有何要求,敬请提出。”
西施明白越王后要她投江自尽,毫不畏惧地质问: “越王后是正人君子,母仪天下,答应成全我与范相国的婚事,为何食言枉作小人?”
越王后道: “本后原是答应成全你与范相国的婚事,现在又改变了主意。越国初兴,霸业初成,越国不能没有范相国,只有委屈了你,才能留住他。你我都是女人,自古红颜薄命。吾出此下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西施不再答言,也不转身,只是举起双手抱住自己的头思付: “认命吧!别了,少伯!”然后迈步走向江堤。
“且慢!”越王后喊了一声,仍然和颜悦色地说, “听说姑娘出生在浦阳江边,自幼水性极好,还请把这个礼物带上。”
西施回头见两个力士抬着一盘石磨走来,明白了这个恶婆娘是要将她负石沉江,满腔的怒火和求生的欲望顿时使她勇气倍增。
她想起范蠡所说“要做好应变准备”, 一个逃生的计划迅速在脑中形成,她假意弯腰伸出脖颈,迅速地抽出匕首割断系石磨的绳索,石磨落地砸了两个力士的脚,她乘机纵身投进江里,潜水向一旁的小船游去。
西施讲罢逃亡的经过,大家都为她死里逃生而庆幸,范蠡也讲述他向越王递辞呈, 带阿根出走寻访西施的经过。 范蠡、西施说一阵哭一阵,如泣如诉,柔肠寸断。阿根、申伯夫妇都陪着这一对天涯沦落人伤心落泪。
此刻的五里湖畔,波涛击岸,风声鹤喉越王的暗探盘查愈急。
申伯帮助范蠡在邻近的竹林辟出一块空地,用砍倒的竹子搭建了一幢竹楼栖身。 竹楼掩藏在竹林中,面对五里湖,居高临下,湖光山色一览无余。
范蠡、西施每天迎着朝霞和申伯一家在五里湖畔开荒种地、开塘养鱼,饱享农家乐趣,闲喂泛舟畅游太湖,到梅林山下赏梅,泛舟西南水湾戏水消夏,到夫椒山下追忆吴、越水战之情景。
话说范蠡辞官归隐正好给越王勾践犒赏功臣解了围。勾践均赐以众臣金帛财物,而不按诸侯惯例封赏土地、官爵。范蠡在越灭吴、成就霸业过程中功劳最大,虽然他已与自己决绝,但对他的功绩不能不有所表示。
《国语·越语下》载:“环会稽三百里者以为范蠡地,日:后世子孙,有敢侵蠡之地者,使无终于越国,皇天后土,四乡地主正之!”勾践安置范妻儿去苦竹邑居住,言说范蠡劳苦功高,苦竹邑是给范蠡及其子的封地。
范蠡之妻玉娘遵丈夫之嘱: “施母也是我们的母亲,以后要去芋萝山芋萝村侍奉她老人家终老。”坚辞不要封地、 不去苦竹邑, 勾践只好由她。
综:穿梭千年的爱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