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某刊物2002年秋季号
爸爸是一个“老革命”,参军21年入了党,提了干。
历任炊事员、管理员、教员“三大员”的他,对部队情有独钟。
对他来说,部队是他第二个“家”,是他奉献了大半生的地方。
那里有他尊敬的老团长,可亲的小战士和可敬的老大娘。
总是让他一提起就热血澎湃,好像回到了十八、九岁少年时。
1960年爸爸考入了商技校学习,1961年国家遭受自然灾害,学校精简。
才十四岁的爸爸,被分配到饮食公司下属的餐馆工作,学了四年厨师。
勤奋好学的爸爸虽然是所有学徒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但他从没叫过苦、叫过累。
他默默的跟着大师傅勤学苦练,不久就炒得一手好菜,得到师傅和师兄的称赞。
由于年纪小,爸爸下班后和几位师傅的孩子玩在一起,是个名符其实的“孩子王”。
记得爸爸常笑着说,在商技校住读时年纪太小,洗不动被子。
只好把被套折成豆腐块,用刷子一小块一小块的刷。
乐天的爸爸说起往事时笑嘻嘻的,却让听故事的我哭红了鼻子。
1965年爸爸入伍来到某雷达团,新兵连下站后分配学报务。
有了我之后,爸爸喜欢抱着扎着两个冲天“羊角辨”的我,掰着我的手指头教我说:“(1)幺(2)俩(3)三(4)肆(5)伍(6)陆(7)拐(8)八(9)勾(10)洞”。
由于爸爸厨艺精湛,没有“后台”也没有“靠山”的他,仅凭一技之长入了党提了干,并调到了空军某基地任空勤灶管理员。
空勤灶管理员,顾名思义就是专门管理飞行员伙食的司务长。
飞行员的伙食很好,每顿都有鸡鸭鱼肉,甚至还有麦乳精和巧克力吃。
常有人笑说爸爸捞了个“肥缺”,可爸爸却从未利用这个特殊的职位捞取任何好处。
爸爸当了四年的管理员,我家没有任何公家的东西,我和弟弟也从不到食堂白吃白拿。
快快乐乐做人,踏踏实实工作的爸爸赢得了极好的口碑。
单位里无论上下级对爸爸都是赞誉有加,爸爸也深深热爱着这个可以让他发光发热的大家庭。
之后的六年中爸爸相继干过会计、给养助理,1980年调入空军干部教导大队,担任司务长专业的教员一职。
负责教授《伙食管理学》、《烹饪与营养》、《农副业生产》等课程。
爸爸教过的学员都忘不了爸爸,那诙谐幽默的授课方式。
他喜欢在授课时穿插一些,貌似与课程无关实际联系甚多的小故事,一堂课就在学员的哈哈大笑中悄然滑过。
寓教于乐的授课方式,让大家在听过、笑过后,明嘹了故事中包含的哲理,对枯燥的书本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
至今一些叔叔,都还津津乐道的在我面前,讲述爸爸当年讲过的小故事。
爸妈同为豪爽好客之人,因此无论是在m市还是昆明,周六晚上和周日白天我家挤满了人,士兵、飞行员、学员都爱往我家跑。
雪依诗语,梦游人的胡言乱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