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专门针对后果主义或义务论的不偏不倚性的反驳,还有一些反对意见是针对不偏不倚性应该被视为道德的根基这一观点本身的。有些人认为,按传统伦理理论构想的不偏不倚性,对道德行为者提出的认知要求是异常且不合情理的。这一担忧必须区别于先前讨论过的对后果主义不偏不倚性的反驳,它认为后果主义不偏不倚性所要求的牺牲是不合情理且过度的。这里考虑的反驳不是说不偏不倚性要求行为者放弃太多,而是这些道德理论对认知成果的要求超出了一般道德行为者的能力。实际上,这种反驳的一个流行版本认为,行为者为了确定不偏不倚性有什么要求,必须拥有数量惊人的知识或认知能力。(Friedman 1989; Walker 1991)。例如(Baier 1958),基于把不偏不倚的视角看作上帝视角这种观观念,期望人类道德行为者能够具有这种视角可能永远都是不合情理的。很明显,上帝拥有的知识比任何人类多得多;此外,上帝视角是客观且非个人化的,而人类个体的视角不可能这样。(正如沃克尔(Margaret Urban Walker)指出的那样,人们往往认为人类不得不忍受自己的决策,但上帝也要如此似乎是很奇怪的(Waker 1991, 765).)
类似的评论还适用于把不偏不倚的视角看作“宇宙的视角”这一观念(Sidgwick 1907),也适用于黑尔(Hare)把理想的道德行为者视为所谓的“天使长”(Hare,1981)的观念,而沃克尔认为还适用于弗思(Firth)的理想的不偏不倚旁观者的观点(Firth,1952)。类似地,弗里德曼(Marilyn Friedman)指出,即使个人确实在一段时间内成功拥有了这样的视角——假设这样的事情是可能的——也没有办法确定他是否真成功地做到了:她主张,不偏不倚性的标准观念规定了“反映心理和认知成果的规范性思维方法,而这些成果是我们无法独立地确认的”(弗里德曼 1991, 645)。
5.2 不偏不倚性、非个人化和冷漠
对传统的道德不偏不倚性观念的第二个反驳,认为其错在于用消极或抽象的术语来定义不偏不倚性的传统倾向——就是说,行为者的心理中必须缺乏哪些要素,或者我们必须在理论化的过程中假装缺乏哪些要素。比如,亨伯格(M.C. Henberg)认为,不偏不倚性的大多数,如果不是所有的,程序性论说都将其混淆为无偏向(disinterested)、非个人化的,最终是冷漠。(应该指出,许多不偏不倚主义者明确地认为,道德、不偏不倚性和无情感之间存在联系;例如,贝尔(Baier,1958)写道,“道德视角是一个独立的、无偏见的、不偏不倚的、客观、冷静(dispassionate)、无偏向的观察者所具有的”(201;另见 Firth 1952)。相似地,布兰德特(Richard Brandt)认为,通过诉诸一个被定义为无偏向的理想观察者来定义道德不偏不倚性是错误的;因为毕竟“尚不清楚一个纯粹无偏向的人会不会支持任何道德体系”(Brandt 1979, 227)。虽然布兰德特的批评是特别针对弗思 (Firth 1952) 的理想观察者理论的,但这种反驳似乎能运用得更为广泛;例如,很明显,罗尔斯的无知之幕恰恰就是为了防止契约者以偏向性方式行事的。
图片
图源:知乎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