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在《无意识的位置》这段引文中,拉康认为我们要警惕一种错觉。我们不能认为,某个既定的“言谈主体”事先存在着,随后被“语句主体”的能指所异化。有些人认为,“本应该有”一个确定的“指称意图”,因为它被错误地翻译成能指单元,所以它被歪曲了。这种观点,是一种“事后”的错觉。在“准备说话的人”之前,“本应该有”的“言谈主体”实际上并不存在。用一种相对简单的方式说,在拉康看来,只有当个体没能充分地说出“他想说的事物”之后,个体才能明白“他想说的事物”。也就是说,能指通过在△/a和语句(S/S1—>S'/S2)之间形成一个“切口”,从而回溯性地把非主体性的X(△/a)变成主体($)。$就是△/a与S/S1—>S'/S2之间的切口。一旦△/a进入了S/S1—>S'/S2的过程,$就产生了。于是,$似乎总是已经在那里,似乎是最初的“指称意图”,随后被能指不充分地表达出来。齐泽克对黑格尔的否定概念的评论,是同一个道理。齐泽克说,“我们回归的精神、回归自身的精神,不同于先前在异化过程中失落的精神”(Zizek 1996b:123)。齐泽克接着比较了黑格尔的否定和拉康的象征阉割。辩证法的扬弃之所以保留了精神先前被破坏的状态,仅仅是因为已经精神彻底变成不同的事物了。同样的,△/a在S/S1—>S'/S2中“被阉割”之后,△/a被否定为$。
S₁ → S₂
─ ─
$ α
这一大串mathème意味着什么?我们如何理解它们?它们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主体性与时间性的本质关系?在《主体的倾覆》中,“言谈主体”被描绘为△—>$的过程。在《 第11次研讨班》中,“言谈主体”被描绘为“主人话语图示”的下半部分。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的过程代表了个体进入语言的过程,个体从不受中介的状态(△)到服从于象征界($)的过程(Fink 2004:114-15;Van Haute 2002:21-22)。如果参考“需求-要求-欲望”的公式,那么,△就是真实界的需求。当需求进入象征界的要求的语句(S/S1—>S'/S2)之中,就产生了欲望主体$。拉康对此做了一个限定。他说,作为身体直接性的纯粹非象征状况(赤裸裸的真实界),△是一种神话(但同时是元心理学的必要虚构),因为被分析者和分析师都被想象界-象征界所笼罩着。拉康还补充说,“前语言的”孩童是被抛入充斥着语言的社会世界的,他是被抛入早已为他安排好位置的世界的。在孩童能够自反思地思考象征秩序的影响之前,象征秩序已经塑造了他的存在。语言早已存在了,早在孩童学会语言之前。
从临床分析的角度看,分析师对S/S1—>S'/S2的干扰,让我们逐渐意识到一个顽固的“某物”(a)。这个a无法平滑地融入话语的流动之中,最终让我们直面这一真理:我们无法消除S/S1—>S'/S2与a之间的缺口。这个缺口就是$。$就是“言谈主体的位置”与“语句的异化后果”(S/S1—>S'/S2)之间的不一致。换句话说,$不仅仅是对立于静态“语句主体”的动态“言谈主体”。与此相反,$是主体性的这两个层面之间的不一致性、结构不相容性。
代理人
“所述主题”的域
其他
真理
产品/损失
“宣誓主体”的领域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