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因为主体始终能够和客体的存在秩序保持距离,仅仅作为某个客体而暂时地存在,所以主体的这种作为某个客体的自我设定,永远不会有终点,它将不断地成为客体,摆脱客体,不断将自身提高到更高的主体性层面上去。
再经过这三个步骤的原初开端后,谢林认为,主体进入了某种收缩的运动中去,就好像漩涡一样,把周遭的客体不断地吸纳为它自己存在的环节和方式。因为主体必然要作为某种客体而存在,所以这种客体就不断给主体带来新的附带的东西。然而,切不可以将客体的存在看做是先于主体的收缩运动的。
切这不能这样简单去理解:主体就被某个预先存在的附带的东西所捕获,恰恰相反,主体始终处于以下两种运动中:要么无所关注,那么主体就是作为无,要么关注自己,那么主体就作为某物而存在。
在谢林看来,唯有通过主体的自我关注,它才转变为某个东西,这符合我们日常的意识体验,因为我们对外部事物的察觉实际上只是我们对意识自身的自我察觉。但这种自我察觉的宿命是悲剧性的,主体必然会发现自我关注的对象永远不可能是自己,而是另一个东西,它仅仅能知道这个对象是一个得到关注的对象(用齐泽克的说法,是同样凝视着我的他者),因此是一个偶然的存在。
所以谢林把第一存在者(primum Existens)当成是一种原初偶然。为什么这种主体的宿命是不能够成为某种东西,这种存在论缺陷恰恰是这种主体的优越性的来源:只有放弃那种成为具体的有限事物的可能性,主体才能成为无限的。只有通过永恒地去设立现实的对立面,主体才有可能上升为无限者自身。因此,主体始终具有的那种永不可能被扬弃的本质,就是包含了无限样式的自由。
这里有一种现代自恋型人格特有的逻辑,每一次与他者的相遇,都实际上仅仅促成了主体发现这不是自己而回转回来的契机。归根结底,假如停留在这个逻辑中,主体只能被动地从他者设立的本质那里回撤、回缩,而无法自己主动地设立自己的本质。
阶段A2,本质的自我设定
为了克服这个阶段,主体就将作为无限可能样式的自身,设立为自己的本质。主体意识到,除非它已经是A了,已经是具有一个可以无限回撤的自由的开端,否则它不可能是某个客体B,所以主体在阶段A2中,并不是在严格意义上进入了某个新阶段,恰恰相反,依据辩证法,主体依然只是回溯性地确证了自己的起源,发现在阶段A中,早已包含了A2,倘若没有A2作为主体的必然本质,也就不可能出现A中的运动。
此时我们就可以说,除非主体作为A存在,具有一种无限自由的客体化选择,否则主体不可能成为具体的客体B。主体不仅仅直接地是A,不仅仅临时地在它关照自身回转回来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是A,更是作为A,即设立了一个符号性的空间,将之命名为A,作为它自己的容身之所,它存在的本质和根据。因此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就说,主体可以是一个转变为B的A,正如我们在对某种社会身份的认同过程中,才发现我们是具备自由选择权利的人那样,通过B,主体将A,一种自由的身份安顿、设立下来。到此,这个自由的A就不仅仅是个自我统一的A,它同时与它所占据的符号空间A2共同构成了主体的本质,主体就进入了一个二元性的世界。
阶段A3,物质和精神的二元化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