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利科(Paul Ricoeur, 1913—2005)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勒维纳斯一样成了德军的俘虏,在被俘期间他阅读和翻译了胡塞尔的《观念I》一书。二战结束后,利科在斯特拉斯堡和巴黎教授现象学,他还和德里达一起在索邦大学指导一个关于胡塞尔的研修班,利科还曾经负责管理胡塞尔档案中心。20世纪70年代以后,利科还担任美国芝加哥大学“现象学和解释学”讲座教授、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现象学和解释学研究中心”主任。利科把胡塞尔的现象学作为自己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运用现象学的方法来建构自己的哲学,尤其是在他的哲学中运用现象学的反思原则,注重直观和内在性。利科的《意志哲学》的第一部《意志的与非意志的》就是运用现象学的方法对意志结构进行描述,形成了自己的意志现象学。利科要把现象学“嫁接”到解释学上来,可以说他的解释学就是反思解释学,同时利科还想运用解释学来改造现象学。

保罗·利科
与利科差不多同时期的哲学家米歇尔·亨利(Michel Henry, 1922—2002)也对现象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研究了现象学的四条原理,倡导非意向性的现象学、物质现象学和生命现象学。
法国现象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以萨特、梅洛-庞蒂、利科和亨利对现象学的发展为标志的,这不是德国现象学在法国的传播,而是真正的法国现象学,有法国哲学自己的建树和发展,形成了法国的现象学运动,将现象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法国现象学的最新发展应该说是以让-吕克·马里翁(Jean-Luc Marion,1946—)为代表的现象学理论。可能是笛卡尔哲学和胡塞尔现象学之间内在联系的原因,马里翁从一个笛卡尔哲学研究专家变成了一个现象学家。他从研究笛卡尔关于上帝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改造笛卡尔的存在论来建立起他的给予现象学(La Phénoménologiede la Donnation)。马里翁将笛卡尔哲学研究、神学研究和现象学研究结合起来,对上帝和超越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将上帝视作“启示现象”而赋予现象学意义上的合法性。他推进了现象学的还原,将现象性拓展到被给予性,并思考上帝的现象性,从而拓展了经典现象学的边界,加强了神学和现象学的沟通。
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德里达、福柯等人的哲学可以说是起源于现象学而又解构了现象学、与现象学决裂,可以说他们是现象学的异端。德里达在1953—1954年写成的第一部著作就是《胡塞尔哲学中的生成问题》,1962年他出版了《胡塞尔〈几何学的起源〉:翻译和引论》,1967年又出版了《声音与现象:胡塞尔现象学中符号问题导引》等。但是,德里达是从胡塞尔出发,又批判和解构胡塞尔的现象学,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后现代主义哲学。不同于德里达有着浓重的胡塞尔色彩,对于福柯和德勒兹来说,尼采的著作则是他们最基本的思想资料。
现象学本质上还是传统的理性主义哲学,后现代主义哲学与现象学的决裂主要是体现在对于理性主义和现代性的解构上。德里达、福柯、德勒兹、利奥塔等人追随尼采和海德格尔,对西方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经笛卡尔直至康德、黑格尔的形而上学传统进行了彻底的批判。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