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丹纳的“新美学”是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美学的新起点。他的《艺术哲学》比孔德更直接地将实证方法带给艺术世界,这部实质上的“艺术史科学”,真正推动了法国美学从作为抽象概念的“美”转向对审美事实的研究,为后来的“科学美学”(如欧仁·维龙)和“艺术社会学”(如居友)敞开大门。
在黑格尔主义早已式微的今天,似乎没有什么术语比“决定论”更显过时。若有意估量丹纳决定论的价值与得失,我们需小心地放下任何以今度古的简单批评,而应首先着眼于丹纳整体思想历程,回到历史现场去了解其复杂成因。通过挖掘并比对包括正式出版物和私人信件在内的文献证据,可探知丹纳决定论的真正起源:它是历史哲学研究的直接产物,而非文学或美学研究的结果。“三因素说”汲取了黑格尔历史哲学和斯宾诺莎的唯物论,丹纳志在以之为人文科学锻造一个通行的方法论。这种主观上的革新意图弥漫于其“新美学”蓝图中,同样不可忽略的是,丹纳迂回地借助传统主义,去重建一种与“旧美学”有所不同的保守秩序。革新与保守构成硬币的正反两面,而这枚硬币唯有在货币流通的社会方可保值,于是,保守在此更见其策略价值。丹纳同样是时代的土壤培育出的卓然果实,果实的种子四处散播,形成为新的土壤。自此观之,作为“新美学”的决定论的革新与保守,都可理解为美学家丹纳的被决定的有限自由。

作者简介:张颖,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文艺研究》副主编,艺术哲学与艺术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专著《存在主义时代的理论与艺术》《意义与视觉:梅洛-庞蒂美学及其他》,译著《大象无形,或论绘画之非客体》《意义与无意义》《思想的想象:图说世界哲学通史》,主编《文艺研究小丛书》。
该文原刊《哲学动态》2020年第6期
转自:艺术学人
相关阅读:
专题·张颖 | 回归“感性学”:梅洛-庞蒂的绘画美学
图书推荐 | 张颖:《17-19世纪法国美学主潮》
图书推荐 | 张颖:《存在主义时代的理论与艺术》

艺见集
听大家谈艺术。
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张颖2
美学41
张颖 · 目录
上一篇专题·张颖 | 回归“感性学”:梅洛-庞蒂的绘画美学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