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观的历史演变
人类的自然观从古至今有三大类型,第一种是古代的有机自然观,第二种是近代机械自然观。最后一种是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实践自然观。
有机自然观普遍存在于各种文明之中,是早期人类的直观性思维只能通过表象来把握世界,对于整个自然无法整体把握,于是通过表象进行类比外推的方式得以呈现。
这种自然观有着两个特点,
1、他是经验性、直观性
2、它具备一种不自觉的的有效性
这一点在中国哲学体现的淋漓尽致,比如说中国的中医,他的核心思想就是这种有机自然观的外推。整个世界被设想为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一般来说,天人关系,是由人的特点外推给自然。整个天人关系被儒家设想为一种道德关系,譬如说春天百木盛开,是为仁。夏天是为礼。
整个实践活动都是建立在这种自然观之上。譬如说,中医认为,红糖性热。原因在于,红糖像火,但是实际上红糖和白糖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红糖多了一点杂质。但是我们需要知道,这种很粗疏的认识,并不代表他无用,或者无效。他仍然是有效的,在那种实践水平下,仍然维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中西医之争纯属荒唐,因为这并不是民族、地域之争,而是实践水平的不同,两者维持不同的生存状态罢了(就好象重病下猛药,中医之所以没落,恰恰是人所生的病变重,没有必要为现代医学取代中医而沾沾自喜)
包括早期西方哲学,泰勒斯的水、甚至恩培多克勒在探讨动力问题,都用爱恨来指代。
这种粗疏的有机自然观,直到亚里士多德有所改变。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提出四因说,把质料和形式严格划分,质料成为一种被动,消极的东西。而形式决定质料,形式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就是动因。
而这样的划分,显然有一种把自然设置为某种人工的因素,从而导向了基督教的道成肉身之说,上帝就是这样一个工匠。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可以说支配着整个西方哲学,甚至在西方哲学这个思路上运思,就不得不走向亚里士多德。包括康德的认识论都是在继承着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人类哲学史上第二种自然观,是所谓的机械论的自然观。
这个自然观是在基督教的批判上建立起来的,基督教给人类历史影响重大,基督教首先把自然降格为一种人类得以实践的存在。由于自然是上帝所创,他就不具有古希腊时期那种蒙昧的神圣性质。不管承认与否,基督教在表观层面,成为了现代文明的基础(因为底层并不是与基督教无关)。
而一旦把上帝抽离,原来的自然就成为一种机械性的存在,上帝仅仅是一个创造者,然后他就不管了。同样这也是一种类比,他是把工业文明的大工业生产类比给自然。整个宇宙被设想一种机械运动,被机械因果律所掌握的世界。人类在这里与他物并没有什么区别,人是机器是也。但是,在牛顿力学突飞猛进之时,两朵乌云撕破着牛顿力学的神话(实际上应该是三个科学理论)。
在德国古典哲学时期,康德为了解决自由和必然的关系,建立了两大批判,而为了弥合两大批判的缺陷,又写了第三大批判。在第三批判中,他提出人类可以运用一种合目的性的方式看待自然,尽管自然本身并不是有机的,但是可以被看成有机。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