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另一种观点,“质量”指的是拥有一个扮演质量角色的二阶功能性质。根据这个观点,质量并不是和扮演质量这个角色的基质同一的,但我们会说质量是这种基质所实现的。一个密切相关的观点认为,质量指的是一个倾向性的性质,它是由作为范畴基础的基质所实现的。罗素式一元论的对应版本是罗素式实现论,因为它认为像质量这样的物理性质是由(原)现象性质所实现的。罗素式实现论可以看作是熟悉的功能主义实现论的反转。其中心灵性质是一个二阶功能性质(痛是一个性质,这个性质拥有一个扮演痛的角色的性质),并且这些性质是由物理性质所实现的。
在罗素式实现论里,基质本身并不是t-物理性质(至少当我们假定实现的性质与被实现的性质是不同时)。所以如按上述假定,只有t-物理性质才是物理性质时,罗素实现论并不是物理主义的一个版本。相反,物理性质是由作为基质的(原)现象性质所实现的。泛心论的这个版本可以看作是罗素式唯心论的一种,其中基本现象性质作为物理性质的根基。泛原心论的版本则可以看成是罗素式中立一元论的一种,其中基本原现象性质是物理性质和现象性质的根基。也有混杂的观点,如罗素式多元论,如果有些基质是现象的,有些是原现象的,还有些和现象没有关系。
在另一种观点中,“质量”指的是不以其范畴基础为根基的倾向性质,而是范畴和倾向性质是同等基本的,不是其中一种以另一种为根基。给定物理性质指的是t-物理性质还有以其为根基的性质,对应的罗素式一元论版本是罗素式性质二元论,其中有基本物理性质(如质量这样的倾向性质)和同样基本的现象性质和原现象性质(对应的基质)。
最后一种观点中,倾向性质和它的范畴基础是同一的(如Heil提出的“有力的感质”),对应的罗素式一元论版本会是罗素式同一论的一个版本,不论“质量”指的是倾向还是范畴,它都会带上一个(原)现象性质。罗素式同一论的一个版本认为在(原)现象性质和它对应的倾向性之间有着观念上或先验的连接,正如在痛和它的倾向性之间有着联系(可辩护地,人们难以设想痛苦可以不扮演任何倾向性角色)。另一个版本,和第一个版本的关系就如同类型B唯物论和类型A唯物论的关系,认为在(原)现象性质和倾向性性质之间有着后验的联系。注意这一个版本的罗素式同一论是和几个段落之前提到的版本是一致的,认为“质量”和“扮演质量角色的东西”就是同一个东西。最后这种观点并不推出这两者是同一个东西,因为最后这种观点和“质量”直接带有倾向性是一致的。两者是同一个东西也不能推出最后这种观点,因为几个段落前提到的那个认为“质量”和“扮演质量角色的东西”是同一的观点,和倾向性质与范畴性质不同是一致的。这些观点都是罗素式唯心论和中立一元论的版本,即所有的事实都是以(原)现象事实为根基的。
这些罗素式一元论的版本仅仅是语言上的区别。这些区别中的大部分都和“质量”或“物理性质”的语义相关,但背后的形而上学图景是一样的。其中一个区别在罗素式唯心论,中立一元论和多元论之间。(实质性的) 区别是,拥有基质是否是一种主观体验。另一个区别可能是罗素式性质二元论和前边提到的罗素式同一论的不同版本的区别。区别是倾向性质是以范畴基础为根基,还是本身就是范畴基础,还是两者之间是独立的。不论真伪,我最喜欢第一种罗素式同一论,同时也对唯心论,中立一元论和性质二元论的版本有好感。我唯一无感的观点是前边提到的罗素式同一论的后验版本(我认为它要求一种强蛮的同一性)。下边我只会谈到罗素式一元论,在需要时区分泛心论和泛原心论。
6. 反题:组合问题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