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因果附随
O'connor和Wong认为,若突现个体是形而上原初的,而不仅仅是特定聚合的结果,那么底层和高层的正确关系就是因果的,而不是附随。如果这个因果联系是不定的,则我们可以避免微决定论。在这种情况下,固定住宇宙的微物理状态,就还不够确定突现性质——哪怕我们考虑了突现法则。如果这些法则是不定的,一个给定的微物理状态就会有不止一个突现结果。这个图景再加上时态动态,就会有一个因果导向的形而上境况,而不是静态的观点。
这一点很重要。一个历史上的例子是怀特海的《过程与实在》。他的经典论述“多合为一,而一增进多”简洁地表达了这个观点。如果自然达到一定的复杂程度,个体就会突现。突现个体的因果效力会多于其下组成部分因果效力的简单相加。这个个体会有新的因果效力。
关于突现的这个观点,是否可以解决Kim对因果排他性的担忧呢(Kim 1999)?看起来是这样。在Kim看来,一个突现个体的历时因果活动在形而上学上是多余的。它没有往基本层上外加新的因果效力。但问题是出在附随性概念的不对称依赖性上,而O'connor和Wong的模型就不易受这种反驳的影响。基本的或被附随的个体不决定突现个体的独立因果活动(O'connor and Wong 2005, 670)。
这个主意依然可以用元胞自动机,或“生活世界”的类比来表达。设想一个复杂并且时间上足够长的三维生活世界,复制了我们的世界。长期以来,高层结构的突现与描述个体元胞的规律相吻合。但偶然地,一个宏观物体出现,并且其行为稍有不同于定律所预示的。微观的事件受该宏观物体影响,当这个结构出现时就会被改变。当这样的结构出现时,就需要有新的定律来解释它。由此可得,底层的法则是无法必然化该系统未来的动力学走向的,哪怕这个元胞自动机的最底层也不行。宏观物体的行为无法从微观物体及其遵守的定律所得到。假如基本定律是不定的,这种自上而下的影响甚至不会打破底层定律,最多是概率分布会受一些影响。这样的系统概念上是一致的。
如果我们的世界是这样的,那它就会有向下因果效力的强突现个体。另一个可选的非附随突现观点也允许突现个体的真因果效力,那就是融合的突现观点。被融合的一群个体相互之间不再有区别。融合所创造的个体具有新的因果效力,因为被融合的个体失去了它们原先的因果效力。
4.2 这与科学一致吗?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