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上有理由相信,自然拥有最小尺度极限(普朗克尺度)。为了避免每一层总有更底层的结构来承担,这种更精细的系统的无限回归,这个过程必须终止于某一层。只有一个和系统无关的简单性质可以作为终极承担者。是否有性质内在地只与自己有关而与任何系统无关呢?只有现象性质,或类似的性质,满足这个要求。“类似”的意思是这些性质可能其实不相似高层的现象性质,因为相似不是一个传递关系。哪怕相邻层的心灵性质是类似的,非相邻层的心灵性质也很不同。但它们和我们的经验必定有某些共同点,因此可以归为一类。我们无法通过其所处的背景关系,了解这些现象性质的本性。这种极端的内在性就是现象感质的本性。结构关系性质的根基必须是这种极端的内在性。我们的意识是这个背后实境的最接近的类似物。这就是泛心论的内在本性证明。
正如我们所见,康德同意这个思路,就我们想要的是形而上学真理而言。然而,在批判哲学中,他提出了所有可能经验的界限。罗素对实体的终极内在本性的不可知论是类似的怀疑论。泛心论者可不会浪费了对终极内在做判断这个机会。对泛心论者而言,至少有一部分内在本性是经验的,或原经验的,但肯定不是中立的。从康德的角度来看,这样对可能经验以外的境域所做的猜测是可接受的。假如在自然中,有我们意识经验以外的现象性质,那我们也接触不到。泛心论拓展了它心问题,如果泛心论是真的,自然界也和我们更像。有意识的人类心灵并不是这个机械物质宇宙中的外来者。如果哪怕仅在类比的意义上,我们的意识经验告诉我们宇宙最深层次的一些东西,心灵和世界的间断就会比现代哲学传统认为的要浅。事物的本性并非完全不可知的。
通过以上的说明,总而言之泛心论是一个稳健的形而上学立场,概念上不同于中立一元论。它们都受事物终极本性的不可观察性所启发。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