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思想与事物之间的区别并不一定导致超验性。思想镶嵌在它试图认识的现实之中。超验自然主义的挑战在于确定任何概念系统必须具备的一般特征,以便认识它是其一部分的自然界。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受制于我们对世界的嵌入,而世界又制约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超验自然主义施加了一种方法论约束,它坚持认识者与被认识者之间的动态互动,同时拒绝思想与存在之间预定和谐论,以及概念与对象之间任何假定的同构。引用塞拉斯的话 “ ‘超验逻辑’的任务是阐释这样一个心灵的概念,即心灵获得关于它是其一部分的世界的知识。这种心灵对知识的获取涉及它被它所认识的对象所作用或'影响(affected,与德勒兹的“情动”是同个词)' ”。知识由真实的再现组成。真实的再现是对事物实际状态的再现。但自在的自然(nature-in-itself)是没有命题形式的: “语言外领域由对象而非事实组成。命题形式只属于语言秩序和概念秩序”。【9】
这意味着,尽管知识是关于事态的,但现实本身并不是由命题结构化的事实构成的。事实上,世界由事物(things)而非事实(facts)组成。因此,我们可以在再现的层面上坚持真理,而不必对诸如命题、定律和事态等超验实体做出承诺,而德兰达对这种承诺非常反感。再现的真理并不在于它反映了世界。镜像说混淆了再现的两个不同方面:内在逻辑维度和外在物质维度。逻辑维度包括再现内容被其他再现所正当化以及正当化其他再现。当我们说某物如此这般时,我们有义务证明我们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并给出我们为什么认为此物如此这般的理由。物质维度包括再现行为受到其他自然物质对象的影响,同时又对其他自然物质对象的施加影响。因此,对于真理的解释而言,仅仅正当化是不够的。它还需要一种非正当性的因果关系来补充,这种关系能够解释再现行为如何承担与其内容所涉及的事物发生的适当的因果关系。我们必须与世界上的事物建立适当的联系,才能说出关于它们的真话。
对于超验自然主义来说,可再现的东西与物自体之间的区别才是内在的。这不是一个在可感领域之外假设了一个超可感领域的双世界理论,而是一个关于单一的、内在的世界的双重层面理论。可感与超可感之间的区别是方法论上的,而非本体论上的。主体间经验的明显的世界——包括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是唯一可接受的 “经验 ”意义上的真实。内在的东西是我们对自己和我们的世界的可验证的、可正当化的、共享的知识。内在性哲学的出发点是一种据称在判断、分类和再现之下或之外的经验,但其出发点却是一种抽象。通往绝对认知的道路并不在于更深入地探究主观直接性的所谓不可言传性。它始于将内在性反思性地分层为表征行为和表征内容,并逐渐认识到我们对后者(被表征者)的认识是受前者(我们的表征)我们还不知道的条件约束的。这就是为什么认识需要时间。
最后,请允许我说明我认为平本体论的四个论题中哪些应该摒弃,哪些应该保留。
论点 1:没有超越: 是的,不仅因为没有超自然的机制,而且因为思维与存在之间没有预先建立的和谐。这就是为什么内在性是分层的,而不是平的。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