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似乎表明,语义理论所应为语句指定的某种值应当是不同于真值的。关于这个结论,我们还有另一种得出它的途径——只需注意到下面这类断言:
• 有三种关于印第安纳州的论述,约翰相信它们,但它们都是错误的。
• 存在许多非先验的必然事实,而我最喜欢的那个句子表达了其中之一。
• 要取得A,你必须相信我说的一切。
这样的句子中的一些东西似乎与:
• 「信念」这样的心理状态对象
• 「真」与「假」的承载者
• 「必然」与「可能」这样的模态性质
• 「先验」与「后验」这样的认识论性质
有关。而指称理论并未回答「这些东西是什么」。
这些东西常被称为「命题」。命题的朋友们的目的一是在于提供一种关于这些东西的理论,二是在此理论构建的过程中也将我们讨论指称论时所提出的两个问题也予以解决:
• 为何 (5) 是平凡的而 (6) 不是?
• 如 (7)/(8) 和 (9)/(10) 表明的,在句子中对表达式进行保持指称不变的替换可能带来句子真值的改变。
也就是说,关于命题的理论并不抛弃上述的指称理论,而只是说语义理论应具有超越指称理论的内容。除指称外,次句级表达式还有着额外的内容。句子的内容——即句子所表达的东西——被称为「命题」。
2.1.3 「内容」与「指称」间的关系
随之而来的下一个问题是:什么是内容?下面我将讨论对这个问题的一些主要回答。但在呈出任何关于「内容是什么」的理论之前,我们可以先泛泛地谈论一下「内容应该扮演何种角色」。
首先,内容和指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让我们结合句子来研究这个问题——这问题在此处就相当于是「句子所表达的命题」与「句子的真值」间关系的问题。 (9) 和 (10) 的例子说明了一点,即两个同真值的句子可以表达不同的命题。毕竟,这些句子归属于玛丽的信念是不同的。因此,若命题即是信念对象,那么对应于划线句子的命题就必然不同——尽管这两个句子都为真。
反过来是否也能成立?两个句子是否能表达相同的命题而在真值上却不同?如果把命题的作用(role)看作是信念对象,那么答案似乎是「不可能」。假定你我都相信着一件同样的事情——我们都以某种相同的方式相信世界是某种相同的存在。有可能「我的信念为真、但你的信念却为假」吗?直觉上似乎不可能。这种「我们对世界有着同样的信念,但我是对的,而你搞错了」的说法似乎是有矛盾的/双重标准的(incoherent)。(反对意见见 2.3.2 节对相对主义的讨论。)据此,表达着相同命题的两个句子似乎必然有相同的真值。
于是,似乎可以更一般地说:两个表达相同内容的句子必然具有相同的指称,尽管同指称的表达式可以有不同的内容。这正是弗雷格主义的口号「含义决定指称」[2] 所表达的观点。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