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人的感知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是完全无法躲避的。单独个体若想躲避群体环境,只能够回归野外生存环境,并需要将所有精力全部花费于生存中。使用日常语言即为,想躲避人群隐居,基本已不可能实现。只有荒野环境存在隐居的可能,但荒野环境足以威胁个体生存,野外并不会长好粮食送给人吃,荒野中的生存,获取食物即可将人打击得支离破碎。尽管荒野生存是人人爱看的电视节目,但单独个体祈求以隐居的方式荒野生存,无疑是自我生命体的退化。所以尽管少部分人难以适应生存环境中存在其它个体,但这却是无法避免的。而难以与其它个体相处,也是此个体对环境感知的一部分。
对他人的感知,我们经常使用性格一词来形容。比如某个人是外向的,说明此个体对于其它个体的感知是开放的,也是不介意自身对其它个体产生影响的。但外向或内向,不足以定论性格,或是说不足以定论个体如何感知其它个体并反馈自身感知。需要做出说明的是,如果排除人际间的交往,性格便不是必要的。这意味着我们所谈论的性格,实际上是一种关系的结果,此种关系便是个体间的关系,也即意味着个体对其它个体的感知与识别。
个体对群体的感知是一个看起来存在,但实际并不存在的东西。关于群体部分后续章节后更详细的论述,此处不做展开。群体并不是主体,个体对群体的感知,实际是将群体个体化后的感知。群体实际上是由各个单独的个体组成的,群体所能够形成的概念无法覆盖所有个体,所以对群体的环境感知是不存在的,已有的感知是种错觉。
那么如何定义个体对环境的感知呢?个体所感知的环境,究竟是什么?
个体对环境的感知,实际是基于个体自身认知的对其它个体行为识别的认知结果。通常情况下,此结果我们以性格来描述,或是许多类别向的如星座、MBTI等手段归类。但个体认知是无限性的,所以类别分类看起来有合理之处,其实际意义微乎其微。为什么人的性格会变?性格测试的结果也在不同条件下不同。因为测试只能够呈现某一时间内的条件内认知,认知无限可修改,所以性格不会固定。另外,为什么说是识别其它个体行为的结果,因为内向或外向等性格描述是比较出来的,比较创造了一个并不实际存在的标准。性格只是个体对环境认知的外在表现,无法定义个体实际的行为方式,即使只是类别向的。
对环境感知的识别。当你遇到一个脾气不好的人,或者是你恰巧遇到了诸事不顺脾气暴躁的人,当他对待你的态度很恶劣时,你会不会也很生气,甚至和他吵一架呢?如果你将他识别为是你莫名的遭受到了无名火,你会很生气甚至会吵架。但如果有人告诉你他昨天家里遭了车祸,亲人正在抢救,或许你不会生气,甚至会同情他。所以对环境感知的识别,是会将同一件事识别为不同结果的。不同结果产生的原因即是有因素影响了你的认知识别。只不过通常条件下,个体不会在意如何识别对环境的感知。毕竟额外的识别意味着额外的消耗,自己的生存都未必是无忧的,哪里有过多的精力去关注别人呢?
情绪的影响。情绪是对意识决策的强化。对于动物的生存过程来说是十分有效的意识强化手段,但对于已经度过了原始环境的人类来说,情绪已经在人类社会中生出了原本不存在的作用。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