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接受对自己的怀疑,与允许怀疑自己看起来十分相似。但在自我感知过程中并不完全相同。当自我生命体在各样生存活动中识别到策略冲突后,一定会引起自我的怀疑,但个体间行为并不一致,许多个体是不允许对自己的怀疑存在的。即会有意无意消灭对自己的怀疑。另人觉得固执且僵硬。部分个体无法解决冲突,但允许怀疑自身,即放任冲突。放任冲突不是解决办法,如果后续的生活中再次遇到此冲突而无法放任,是仍然可能引起自我冲突的。部分个体识别到冲突,但无法放任冲突不能够接受对自己的怀疑,而引起自我冲突。即意识识别到冲突行为,但自我无法解决也无法接受冲突行为,并且不接受冲突行为的存在。此状况为大部分情感障碍形成的原因。接受对自己的怀疑,是在识别与解决冲突过程中的缓冲,即留给自己寻找答案的时间。所以需要自知的将冲突保留,并寻找自身答案。
当意识与自我间产生冲突时,大致是存在两种情况的。其一是如孩子般产生欲望,希望欲望得到满足,但欲望与满足间并非十分容易实现的。其二是意识希望拒绝,但个体没有拒绝或无法拒绝,而产生与意识相悖行为的。二者来源皆为意识能动,一个是动量产生但未被满足,一个是拒绝动量,但行为并未拒绝而产生逆意识行为。如前文所述,自我冲突由意识决策未被满足而被呈现于自我之中,形成自我冲突的状态。因意识决策只包含规则,而不具有对错的决断,所以意识决策无法在意识层面修改,并会将冲突状态呈现于自我之中。即意识与自我的冲突呈现为自我冲突。
使用认知构建答案其实十分容易理解,即知晓以上问题的来源,而针对性的解决。例如意识欲望未被满足的情况下,需要对欲望进行解读。在不掺杂价值判断的条件下,如果意识欲望可以被满足,那么满足欲望后冲突便不存在了。如果意识欲望无法被立即满足,可以建立自己努力去获得满足的认知规则,从而使自身进行付出获得回报的过程。如果认知认为欲望无法被满足,那么使意识放弃欲望也是一种解决办法。
假如是意识的拒绝动量未被满足,则个体内心将备受煎熬。即认为自己做了错误的事情,而无法原谅自身行为。此情况同样需要使用认知构建答案。需要识别意识中的拒绝动量原因是什么,个体可以将原因识别出来。通常而言,行为与意识决策相悖来源于对行为预计的不明确。即瞬时发生的情况来不及思考,或复杂情况下的如被压迫等行为导致的冲突决定。例如许多影视作品中在生死抉择时个体的行为选择,使其事后产生严重的自责。解决办法也比较清晰,即明确自己行为原则,在未来的情况下不会产生拒绝动量不被满足的情况。另外需要找到理由使自身接受已发生的事件,即说服自己不再被困扰。
以上是简化的认知构建答案过程。实际过程会因具体情况而十分复杂,并且会掺杂大量的价值判断。详细的描述过程并非为本文目的,因此不进行过多讲解,只讲解框架性规则。
当个体使用认知构建了答案后,可能仍然未解决问题。因为认知答案还没有下沉至意识。即意识的冲突仍然存在。所以个体在使用认知获得了认知答案后,仍然需要使用认知答案改写意识决策的过程。改写意识过程通常不是瞬间完成的,甚至需要不断的训练才能够将意识决策改写。比如在相互伤害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即使已经将父母的行为或情绪识别为是错误的是伤害自己的,但是难以在父母的伤害行为产生时立即修正自己的反应阻止对自己的伤害。在修正过程中,需要对自己不断的说明,父母的行为是错误的,我不需要使用错误的方式处理,而最终完成对自我的修正。这是一个过程,甚至是漫长的过程。在从感知到识别至改变的过程里,需要持续不断的修正。
另外需要说明一点,在感知自我、怀疑自我、获得答案、解决冲突的过程中,一定是个十分痛苦的过程。就好似使用刻刀雕刻自己,把自己划得血淋淋的场景。在此过程中,需要间断的进行自我接纳,即使看起来自我修正与自我接纳是矛盾的。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