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生命体由生命的进化过程产生,同样拥有意识生命体的生命能力。甚至因自我能力所产生的认知能力,将生命欲望及生命能力的作用放大。自我生命体相对于意识生命体,在拥有意识生命体的生命能力基础上,还拥有自我能力。在此需要强调意识与自我两种生命能力。意识能力即生命被称为生命最为主要的判断依据,是生命体意识能动性的来源,也是生命欲望的来源。所有意识生命体的行为判断皆由意识完成,包括自我生命体。自我能力是自我生命体拥有的,以自身作为认知基准的生命能力。自我生命体拥有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是以生命性为基础,以意识能力为动力来源,以自我为衡量基准,形成生存判断及认知判别的识别能力。即人类的所有观念、观点、价值判断、对事物的认知、看法等,皆由认知能力构建。甚至是意识中难以评断的好恶,情绪形成原因等皆可在认知中投射。改变人类非基本生存层面的人类行为,即需要改变人类的认知。
自我能力的基本属性
自我能力的基本属性包括:生物性、基准性、自指性。并由基准性产生了认知能力。自我能力是生命能力,是支持生命能够产生认知的能力。自我是基准,是认知识别、模拟推演、决策判断的基准,是认知能力的发源,是自我生命与意识生命最大的不同。
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的基础属性为生物性、个体性、无限性。生物性即认知由生命性构建。个体性为自我生命体认知以生命个体形式呈现。无限性为个体的认知内容不受外部条件制约,甚至可以反对生命性。
认知的基础能力为抽象能力、具象能力、量化能力、决策能力、思维(模拟)能力、直觉能力、语言能力等。
认知发展过程
从生命的演化过程来理解认知,认知也是从无到有构建的过程。所以在人类未实现自知性认知之前,使用生物性认知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必然经过的过程。生物性认知可以理解为由为使生命存活的生命欲望(意识),投射在认知中的以私性为基准的认知方式,即私性认知。私性认知天然的拥有不自知性,即在生命与认知的进化过程中,自我生命体不能完全理解自身的存在形制,而使认识不完全,产生了与生存目的与自我目的的偏离。最简单直接的理解,在不影响基本生存的前提下,每个人都不想被欺负,每个人都想变强大,但一些行为是以欺负他人彰显自己强大的。即自己比别人强,比别人厉害。在如此的认知中,不仅仅是在破坏生命本身的平等,也是在构建以欺压他人为目的的特权性个体间关系,只是,特权性个体间关系,仍然是平等的。因为欺压等侵害他人的行为,一定引起仇恨与报复,并且构建了使用欺压手段的个体间关系,使欺压者也暴露在被欺压的行为中。即侵犯性认知,将不自觉构建侵犯性社会关系。同样的,占有性认知,也将构建占有性个体间关系。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生命生存的角度上,不侵害同样可以生存。占有只是个体认为可以占有,改朝换代是最明显的占有者被破坏占有关系的例子。
已有的认知内容
简而言之,人类当下所有的认知与生存现状,皆是认知发展过程的产物,即人类的生存、认知本身、认知结果,皆被自我生命体有意或无意的投射在认知中。也因认知的生物性、个体性与无限性,而产生了千差万别、千奇百怪相互关联也相互对立的认知结论。关于人类整体关系的抽象性描述。
如何超越已有认知?答案是超越性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