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比利时考古学家在非洲南部伊尚戈地区发掘出了一根狒狒腓骨,它制作于约20000年前,骨头上的刻痕分成不对称的3列,这引起了科学家的无限遐想。例如被用来作为一个计算工具、用于简单的数学流程或者用来构造一个数字系统。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些图案被过度解读了。这些刻痕可能只是为了增加抓握时的摩擦力。这块“伊尚戈骨”长久以来,称为窥探远古人类对数学理解的重要证物。
人类大概是从70000年前开始走出撒哈拉大沙漠的,就是靠着这些协同协作,然后代代繁衍,不断地奋斗,慢慢地扩展到了这个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有了我们现在这个世界的局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细想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动力系统,里面必然又很深刻的数学。
郭园园:公元前3000年4000年那个样子,他忽然间意识到,这5只羊和5头牛有一个共性,就是这个5。它把这个“5”抽象出来了,这个就是人类认识上一个巨大的进步,他已经有数字抽象的概念了。
我们至今也不清楚,30000多年到50000多年前,这段漫长的岁月里,数学在人类中是如何不断演进的?又有哪些在远古时代就被数学选中的智者,依靠一己之力,使数学产生了跨越式的进步。
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为后人留下了数学发展的物证。那是一些粘土泥板,上面记载了各种精密的运算表,比如倒数表、平方表、立方表,甚至更高次幂表。这个时期的数学称为巴比伦数学。
粘土随处可寻,在潮湿的时候可以书写和修改,又可以长时间保存。这些古巴比伦人的习惯,使今天的我们得以了解5000年前人类的数学水平。有些令现代人汗颜的是,我们今天相当多人的数学水准,远不及数千年前的古人。
二、学以致用:数学的作用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数学是人们为了解决日常实际问题而自发创造出来的工具:如何分配物姿、如何记录收支、如何建造房屋等等,都需要数学的帮助。
(一)分数(分面包)
埃及文明的书写记录载体是莎草纸,这种易碎的物质能保存下来,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成书于3600年前的莎草纸卷,“莱茵德古本”和“莫斯科古本”上,记录了80多个数学问题和解答,很多问题是和分面包有关的。
这大概是由于古埃及人没有货币,而用面包和啤酒来作交易的原因。有一道题是:
如何让10个人平分9片面包?也就是每个人怎么拿到9/10片面包?
古埃及人明显已经熟练掌握了分数的运用。在莎草纸上,这道题的答案是9/10=2/3+1/5+1/30。实际的操作方法是:
将其中5片平均分为2块,正好10块,每人拿1块;
把剩余4片平均分成3块,一共12小块,每人再拿1块,还剩2小块;
把这2小块每块再平均分成5块,这样每个人又可以再拿1块,正好平均分完。
这样切的话,每个人分得的面包不但数量相等,连大小和块数也是一样的。
(二)勾股定理(建造房屋等)
在中国的记载中,公元前1000年左右,商高与周公对答时说:“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这里的“勾”就是小腿,“股”是大腿。这是古人从自身身体上发现并引申出的:
直角三角形中的两条直角边,如果一边的长度是3,另一边是4,那么斜边的长度就是5。
勾股定理,几乎被所有远古文明独立发现,大概是由于人们在丈量土地和建造房屋时,要经常计算直角三角形的边长。
相传古埃及人用12段等长的绳子围成一个环形,然后把其中的5段拉直,固定两端,把另一边的绳子拉到一点拉紧,就构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想见,古人通过多次尝试,便可找到这一规律。
他们把这样的绳套摆在地基上,用以建造建筑的直角。这是勾股定理在生活中自发而神奇的运用。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