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莱布尼兹以函数值为主导的、在其基础之上的导数概念(所谓的“第一代微积分”),是基于无穷小和舍弃高阶(其实并不对)无穷小的导数(瞬时速度),尽管牛顿后来提出了“最终比”的概念,这有了以后极限概念的意思,但却是一个明确的“比”(分式、分数),与后来的作为一个极限值的导数是不一样的。→ 贝克莱提出那个著名的前面微积分导数理论中的悖论 → 柯西、外尔斯特拉斯等试图回避或解决(他们自己当然认为是“解决”)贝克莱悖论问题,提出极限法的导数思想(注意,著名的数学家欧拉是不同意的!),其实是彻底废止了无穷小概念,导数(瞬时速度)不再被看成为一个无穷小的“比”,也就是本质上不该再用符号“dy/dx”来表示,而只能用“y,”或“f,(x)”来表达(所谓的“第二代微积分”)。比较严格的教科书中,都有这个说明。唯有国内教材,往往稀里糊涂。 → 用极限法表示导数(瞬时速度),实在是拖泥带水、逻辑混乱,其实还隐藏着与第一代的牛顿、莱布尼兹无穷小微积分同样的贝克莱悖论,当然此点很多人没有发现。于是在教学中总给人一种牵强附会、挖肉补疮的感觉,还远不如第一代的无穷小好理解些。那里无非就是有个无穷小,还是“高阶的”(其实当然并不是),于是舍弃了它而已。有矛盾,但很简单明确 → 鉴于此,很多教科书和老师,干脆采取了现实的“绥靖主义”、“调和主义”,把本不该相容的无穷小法与极限法“一锅烩”或调成个“鸡尾酒”,还煞有介事地给出了一个与极限定义有关的无穷小的定义,给人以一个假象,似乎无穷小与极限是一回事似的,求出了极限,就等于求出了无穷小后再舍弃它了,如此,起码无穷小反正还是个“东西”在那里,比之什么虚无缥缈的、只是作为一个不可到达的极限这种东西好理解的多(不就是大不了实在不行就舍弃它吗?反正它也是个无穷小,还是“高阶”的,舍了又咋地了?)。这实际上是又回到了第一代微积分的解释,只不过在理论、教学的表述上是以极限法的形式,在那里装门面,搪塞掉那个明显的贝克莱悖论,实际使用中,还是“舍弃无穷小(所谓“高阶”)”上,以尽可能地回避极限所带来的理论困境。甚至有些教师还说出“无穷小是高等数学中极其重要的概念”这样的话来。对这些人而言,无穷小就是极限,极限就是无穷小,以至以讹传讹,居然有众口一词之势。这一套当然是很不严谨的,是禁不起推敲的,但架不住真正去“推敲”的学生乃至于教师甚至教授又有几个?反正也不影响微积分具体计算公式的应用,因此这种稀里马哈的处理方式,反倒渐成主流,特别是在工科领域的微积分教学中尤甚。以至于久而久之,无论学生,还是相当多的教师,竟然“不知有夏”,对极限法的来龙去脉毫无所感、所知,一味地只在那里重复他们从小就被教给的“舍弃无穷小”以得到非精确值的“导数”这一套(第一代微积分),而极限法微积分(第二代微积分)不过是用来装门面的。一旦有人较真,真的跟这些人理论上了,就抬出极限这一套,起码还可以抵挡一阵子。比如,有人提出整个微积分理论中,就应该用约等于号“≈”取取代等号“=”,但很多人又不干了,敢说我们微积分不精确?我们求的是极限,而极限值是精确的,这一套又来了,.........。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无穷小”一词,以下发文件的方式从所有教科书中彻底地删除呢?理不能两头都占。→ 整个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其实就没有什么道理可讲了,因为涉及很多人(大大小小有头衔的人)的面子、威信、权威、自尊心问题了,再加上个别人“认错”也无用,于是在那里硬扛着或干脆不理不睬算了,反正什么也不耽误,教师、教授、院士照当不误,这还是指的那些心里其实明白的主儿。还有更多的是他自己逻辑水平到不了发现问题的地步的,这就更不用说了。什么事儿,一旦涉及很多人以及很多人的利益,就其实成了“政治”,成了“江湖”,而不是什么学术了。“少数服从多数”,比之政治领域一丝不差。能提出问题的反倒成了“非主流”,如此而已。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