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来自“分析哲学”课程的笔记以及《命名与必然性》(Naming and Necessity)
一、 可能世界
克里普克首先开创了可能世界语义。可能世界:世界曾有可能的各种样式,或者是与现实世界略有不同的历史或状态的整个世界。在哲学中,“可能世界”往往用于模态逻辑命题,即被用来为关于可能性和必然性的命题提供语义: 在模态逻辑中,“可能的”陈述被称为在“至少一个”可能世界中为真;而“必然的”陈述被称为在“所有的”可能世界中都为真,“真”的陈述至少在“这个”世界即现实世界中为真。
二、 专名的传统描述(classical description)主义理论
专名是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等特定的指称词。
摹状词(description)是用以描述满足某种条件且唯一存在的某个事物的名词,如对象X的摹状词表示X具有特性φ。
以弗雷格和罗素为主要代表的传统描述理论主张,一个专名N,具有一个摹状词给出的涵义,这个涵义不仅给出N在语义上的意义,并给出N的指称对象(即满足摹状词的那个对象)。
支撑传统描述理论的理由在于:1.这一理论可以解决专名指称的依据问题,即将专名转变为摹状词;2.这一理论可以有效解释“弗雷格之谜”,即通过还原为不同的摹状词来解释同一性陈述,如“晨星≠暮星”何以成立。
缺陷:对同一个专名的意义,不同的人可能做出不同的解释,因而专名指称并不固定。
三、 专名的簇描述(cluster-of-description)理论
专名是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等特定的指称词。
以塞尔和维特根斯坦等为代表的簇(cluster)描述理论主张,以一个特殊的摹状词去代替专名并不符合日常语言的实际情况,一个专名N应当具有一簇相应的摹状词来确定其指称对象,专名指称这样的事物:其满足这一簇摹状词的大多数或足够数量的摹状词。
支撑理由:保留了传统描述主义的基本优点,并一定程度上克服存在单个摹状词可能指称多个不同的对象或没有对象的问题。
缺陷:在一簇摹状词中,意义与指称难以区分,因为有的摹状词给出专名的意义,有的仅仅给出指称对象的特征;对同一个专名的意义,不同的人可能做出不同的解释,因而还存在一个问题:如何确定满足一簇摹状词中多大的部分或某些部分才可算作合适地指称对象?
四、 先天偶然性
克里普克首次提出存在先天偶然性的命题。在此之前,人们认为,一个命题是必然(necessary)真的当且仅当它是先天(a priori)真的,一个命题是偶然(contingent)真的当且仅当它是后天(a posteriori)真的。但在克里普克看来,“先天的”(a priori)是认识论概念,强调人可以不依赖经验而知道某个命题为真;“必然的”(necessary)是形而上学概念,强调命题所陈述的事实不仅为真,而且必然为真,偶然性则是与必然性相对应的概念,强调命题所陈述的事实虽然为真,但也有可能不为真。因此先天命题不等于是必然的,必然命题不等于是先天的。
克里普克举出几个先天偶然性的例子:“标准米尺S在时间t0时是一米长”(D)是先天偶然真理。这个定义其实是将“一米”的指称确定为“S在时间t0时的长度”,并没有肯定“一米”与“S在时间t0时的长度”是同义的,因此这个定义没有使(D)成为必然命题,但是对于那个根据S在t0的长度 而制定米制的人来说,(D)是先天的(无需经验即可知的);因此这个命题是先天偶然真理。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