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此一次,这个时期的开端非常好界定[4],Fermat和Descartes独立地发明了“解析几何”,这也同时标记了代数几何真正的诞生。相比于希腊人使用坐标的方法,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在一个问题中考虑的所有曲线(固定的和可变的)都用同样的坐标轴来描述,并且最重要的事实是,Viete和Descartes的代数记号让我们可以考虑任意的方程(希腊人不能超出三次或四次)。在这个框架下,代数曲线和超越曲线之间的差异立即冒了出来;Fermat已经清楚理解了维数(dimension)的概念,他清楚地陈述了:一个2维的方程定义一个曲线,3维的定义一个曲面,并提示这可能推广到更高的维度。平面曲线的次数(degree)立刻可以看出是与坐标变换无关的,并且Newton知道,中心投影(自从希腊人研究圆锥曲线开始,这个操作就已经为人熟知了)下它也不变。
那个时期主要的工作是一种探索。Fermat说明了所有2次曲线都是圆锥曲线,Newton将所有3次平面曲线用坐标变换和投影分了类;Euler分类了二次曲面以及用两个曲面的交定义的skew curves(出现于18世纪)。曲线的参数表示为Newton通向微积分奠定了基础,并且Euler已经知道如何从一个曲线的Descartes方程中找出曲线的参数表示。人们已经开始着手尝试消除平面代数曲线的奇点和拐点结构,不过这时处理的都是初等的例子,所以没有给出一般性的描述。
两个平面代数曲线相交的问题已经被Newton解决了;他和Leibniz对“消元”(elimination)过程有清楚的认识,通过该过程展现了这样的事实:两个拥有相同变元的代数方程有公共根,利用这一过程,Newton注意到两个次数分别为m和n的曲线交点的横坐标(举个例子)是通过一个次数不超过mn的方程给出的。这个结果在18世纪被不断改进,直到Bezout利用一种改良的消元法证明了,一般情况下,给出交点坐标的方程次数恰好是mn;但是,给每个交点赋予一个整数以度量其相交的“重数”,在那个时期这个问题还没有人进行过一般性的研究,在这种意义下,重数之和总是mn。Bezout还把他的消元法推广到了3维情形,证明m,n,p次代数曲面交点在一般情况下总由一个mnp次方程给出。
当我们开始考虑代数曲线的代数族(algebraic family)时,一个在某种意义上与相交问题相反的问题便出现了,即,给定足够多的点,确定一条n次曲线。这里应当回忆起,这个(线性的)问题正是行列式理论的出发点,以及,
n(n+3)
───
2
个“一般位置”的点完全决定了一条n次曲线,而两条 n 次曲线一般有 n² 个交点,这样的事实为线性方程组的秩的概念提供了最早的一般性的例子(“Cramer悖论”)[5]。
我们最后应当强调这样的事实:正如我们下面将要看到的,在下一个时期充分发展的一些概念(雏形)可以被追溯到17世纪和18世纪。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