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末,西方哲学对泛心论的兴趣相对较少。这种态度可以说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物理主义在心灵哲学中的统治地位,以及直到20世纪70年代对形而上学的普遍敌视。这种趋势的一个罕见的例外是Timothy Sprigge,他在《绝对观念论的辩护》(1983)中为基于观念论的泛心论形式辩护。Sprigge 总结了他的观点,并在 Sprigge (2007)提供了一些新颖的辩护,这是对批评家的回应,其中一些明确讨论泛心论(例如,Maddell 2007)。Thomas Nagel 1979年发表了泛心论的反涌现论证的一种重要形式(见下文讨论)。后来,David Griffin在《解开世界之结》(1998)中支持一种原子论的泛心论,对Whitehead版本的学说进行了明确的解释、扩展和辩护。我们也在David Chalmers的The Conscious Mind(1996),以及 Piet Hut & Roger Shepard,Gregg Rosenberg 和William Seager对Chalmers的回应文章中找到了泛心论的同情,这些文章都发表在Shear 1997(更多关于泛心论的历史见 Clark 2004和 Skrbina 2005)。
最近的事态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扭转了对泛心论的厌恶,而这种厌恶在近代一直主导着西方哲学。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形而上学的敌意逐渐消退,大多数处于分析传统的哲学家现在接受了形而上学的必然性。到了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物理主义者一直未能提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关于意识的解释,这导致许多人寻找替代品。由于这两个原因,越来越多的重要的分析哲学家开始认真地探索泛心论的潜力,既为人类意识的出现提供了令人满意的解释,也为物质的内在本性提供了积极的解释(这些动机在下面关于泛心论的论证的讨论中应该变得更加清晰)。以下各卷包括这些最近的工作: Freeman 2006; Skrbina 2009; Blaumauer 2011; Alter & Nagasawa 2015; Brüntrup & Jaskolla 2016; Seager 即将出版。
2. 当代泛心论的多样性
2.1泛心论的定义
“泛心论”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一切事物都有一个心灵。然而,在当代的辩论中,人们普遍认为心灵性是自然界中最基本和无所不在的观点。因此,结合广泛持有的假设(下文将重新考虑这一假设) ,即基本事物只存在于微观层面,泛心论意味着至少某些微观层面的实体具有心灵性,而且这种实例存在于整个物质世界的所有事物中。因此,虽然泛心论者认为心灵性是分布在整个自然世界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物体都有具有心灵属性的部分——她不需要认为一切事物都有一个心灵,例如,她不需要认为一块岩石具有心灵属性(仅仅是岩石的基本部分具有)。
我们可以根据心灵性的哪一方面被视为基本的和无所不在的,来区分泛心论的各种形式。人类心灵的两个重要特征是思维(thought)和意识。根据这些特征,我们可以区分以下两种泛心论的可能形式:
泛经验主义——认为意识经验是基本的、无所不在的观点
泛认知主义——认为思维是基本的、无处不在的观点。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