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现代性第三个主要特征是卡尔洛维特提出的,那就是在现代“历史被看作是一个不断向前进步的过程”。这个思想要分两个部分来讲:第一,对于洛维特而言,线型历史观最早是犹太基督教提出的,为了阐述从伊甸园里原初祖先的堕落,到天主亚威(耶和华)呼召犹太人为救赎做准备,到耶路撒冷毁灭,耶稣的救赎,直到最终世界末日和新耶路撒冷的一系列过程,被看作是一条向前推动的历史,而这个历史是被天主亚威的意志推动的,为了实现天主拯救和规训人类精神的目的。这个历史观的术语被称为“救赎历史”,这也是中世纪到启蒙运动前欧洲人的主流历史观。这种线性历史观在世界各个民族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世界上大部分民族的历史观是循环历史观。比如希腊人的历史观。希腊人热爱研究自然,热爱自然的秩序,在对自然万物,天空中的星体的循环往复的节律的研究中,它们认识到自然法的周期性,不变性,以及循环往复的秩序。这样的自然经验便发展出了一套“循环复归说”,即世界的理性是一套自然,圆形的循环。这样的循环的“历史观”不仅仅是希腊独有,甚至在古典世界每个角落都能够被发现,比如中国的五德终始说和天干地支,罗马城建城市一千年时期的庆典和恐惧,甚至美洲玛雅人的时间观,它们大多都是来自古人对星象,四季和农业生活的观察。第二,我们要讨论现代人“进步的历史观”是怎么从中世纪“救赎的历史观”中改造出来的。这是洛维特在《历史的意义》中阐述的核心问题。对于洛维特而言,启蒙运动和19世纪所提倡的阶段性进步理论(比如孔德和蒲鲁东),实际上是13世纪方济会士约阿西姆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的“时间秩序的历史性阶段理论”的变体。约阿西姆将整个人类历史分为:律法时代,教会时代,圣灵时代。又将各个阶段的历史看作是一个逐步发展和扬弃前者的过程。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任务,为了达到一个完善的目的而发展。甚至对于约阿西姆,教会都不是永恒的,它会被更加崭新的组织代替,教会只在一个阶段中有意义并体现救赎,而在下一个阶段便是阻挠和攻击崭新的进步组织,此时教会便成为反革命,不属神的了。这种思想是否和后来的宗教改革有关,我们并不知道,但这种思想对于天主教而言的异端性是十分明显了。这种阶段性进步的线性历史观最终在启蒙时代导致了全欧洲的革命,以及对新社会秩序的建构的期望,比如马克思主义。
以上我简单论述了现代精神的三个特征:(1)专注于个体性;(2)政府对个人的规训,同时是精神和肉体的。(3)进步的历史观。在这次讲座我们没有足够时间来细讲(2)和(3),而是将时间用在对(1)的分析和阐述中。我主要讨论中世纪晚期的神哲学思想(共相之争)对现代欧洲人精神中的个体性形成的贡献,即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依赖于任何宗族,领主,教会,以及这种思想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分别探讨其导致的宗教改革,伦理学问题,和政治学问题。由于“共相之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神哲学问题,但也是解释欧洲历史发展的一把钥匙。我会尽可能简单地阐述这个主题。
2,什么是共相之争?
如果了解西方历史的人,应该都会知道17-18世纪在法国和英国发生的一场被称为“古今之争”的大辩论。当时学术界辩论的题目是:“文学和哲学是要走古典道路呢还是走现代道路呢?”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