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范畴体系的发现 ▹
二、逻辑判断表 ▹
三、范畴表 ▹
四、短评 ▹
范畴论
先验逻辑是《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核心部分,它也最能体现康德在哲学上的创造力,而先验感性论只是为之做铺垫的。先验逻辑里有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辨证论,先验分析论又分为两个层次,即概念分析和原理分析。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康德的思想是非常有层次感的。他首先要我们把概念搞清楚,然后从概念的应用中把概念引申出相应的原理,这原理就叫法则,“人为自然界立法”就是指人为自然界建立一整套的原理体系。康德在这里所说的概念主要是指范畴(Kategorie),范畴是最高的概念,概念分析论主要是研究范畴的。
“Kategorie”来源于希腊文,它本来的意思是“规定范围”、“划定界限”。我们中文的翻译则取自于《尚书》中讲的“洪范九畴”,“洪范”就是“大的规范”,“畴”就是“区域”,“范畴”就是指那些大的概念,或者说最高的纯粹的概念,它与一般的概念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
概念有很多种,凡是我们能说出来的词语都可以成为一个概念,譬如“一朵花”、“红色的”、“马”等等都是概念。这些不同种类的概念是有等级差别的,低的概念可以上升到高的概念,而在自然界中一旦上升到“物质”概念,那就达到最高了,不能再往上升了,物质的概念由此也就成了哲学概念,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范畴。
当然,康德的范畴与这种从低级的经验的概念渐次上升而得到的抽象概念还是不太一样,因为他的范畴有一套独特的体系。所以,范畴的通常含义就是指那些具有最高普遍性的概念,它们能运用于每一个事物之上,比如说,万物莫不包含实体性和因果性,因果性范畴和实体性范畴对任何事物都是能应用的。
康德的范畴还有一个限定,就是它又叫做“纯粹知性概念”。最大的概念不光知性有,理性也有。康德把纯粹理性的概念称为“理念”,理念和范畴也是不一样的。
范畴虽然是无所不包的,但又是比较具体的,比如说因果性、实体性这样一些范畴,它们总是包含有经验性的内容。理念则可以不包含任何经验性的内容,它完全是理性推出来的。理念和范畴都是最大的概念,都是哲学概念,但它们本身的层次是不同的。
在古希腊,“范畴”这个概念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带进哲学中来的,他专门写过《范畴篇》。但是在康德看来,亚里士多德的范畴是不完备的,因为它们只是被偶然地收集起来的,是非常零散的。亚里士多德通过对我们的日常语言的考察,通过对各种概念的对比和抽象,先是从中找到了十个最具有普遍性的概念,即“实体”、“数量”、“性质”、“关系”、“处所”、“时间”、“状态”、“姿态”、“能动”、“受动”。
他认为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用这十个范畴之一进行描述,尽管那些子虚乌有的也许很难描述,比如说鬼魂等,但凡是能够作为科学的对象的,都能够被这些范畴所描述,或者说凡是能够被这些范畴描述的都是科学对象。
可以说,亚里士多德为搜集这些概念绞尽了脑汁,他是非常渊博的,在修辞学方面也是很有造诣的,所以他才能勉为其难地搜集了十个。但是后来他发现十个有些少了,于是他又加了“对立”、“同时”、“在此之前”、“运动”、“具有”。这五个范畴又被他称为“后宾位词”,宾位词就是宾词,是用来描述主词的概念。所以,我们能够看出亚里士多德的范畴是不成体系的。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