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们尚不确定,我们应该根据上述理由反对这种整体主义观念论,因为不是所有整体主义都是“夸大失实的”,至少从康德的角度看。虽然这样一种理论需要抛弃纯粹的自然主义解释框架,但是,这种抛弃已经是康德的先验转向的特征。先验转向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独立的、自我保证的解释框架”(Bell 1999:199)。如果一种理论导致了超越性主张,导致了基于经验世界外的形而上学的解释,那么,康德认为我们应该抛弃这种理论。但是,把黑格尔视为“整体主义的绝对理论”的学者认为,黑格尔的目的恰恰是避免超越性(Hegel 1991:150),同时证明“世界整体”已经是令人满意的“解释的局限”。黑格尔的目的是证明世界是一个总体,“原因”、“根据”等概念不适用于总体这一层面,而不是设定一个超越的出发点,从而避免解释循环(regress of explanation)。因此,整体主义策略认为,超越性的压力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我们运用了一幅不完整的世界图景,这幅图景让我们陷入解释循环,而超越性的“第一因”就是用来避免解释循环的。但是,一旦我们认为世界是自在的总体,就不需要这种超越性了。因此,整体主义策略的目的是,“描绘现实的另一幅图景,而不是描绘另一种现实的图景”(Bell 2001:177)。因此,黑格尔观念论不是一种试图把握世外绝对者(extramundane absolute)的前康德形而上学,而是一种遵循先验转向的绝对理论,它给了我们一幅世界图景,证明我们不需要超越世界就能解释它。
但是,即使整体主义不仅考虑了形而上学的“夸大失实”,而且考虑了自然主义解释的局限性,但是,人们还可以质疑,黑格尔比起康德走得太远了。康德不希望“现实的另一幅图景”影响日常的、经验的世界图景(Bell 2001:177)。但是,黑格尔的整体可能完全破坏日常的图景。人们通常认为,黑格尔的整体主义是斯宾诺莎式的,围绕着“一切规定都是否定”(Hegel1991::147),也就是说,某物依靠与他物的差异才成为它。这样一来,个体在整体主义中的地位就丧失了:其后果是,某物没有任何内在属性,因为某物依靠与他物的事物才成为它。因此,某物只有“关系属性”。在这种纯粹关系性的体系中,每个“关系项”都不是自足的存在者——到了最后,“整体”就成为了“一”(Jacobi 1994:220)。因为黑格尔的整体主义威胁了个体的地位,所以他的整体主义似乎对康德的观念论做出了修正(而且具有糟糕的伦理后果,在黑格尔体系中个体具有很低的道德价值)。
对于上述担忧,有一些可能的回答。我们可以质疑,这种担忧能不能从“一切规定都是否定”中得出?我们也可以质疑,即使一切都是关系性的,这会不会否定个体?但是,第三种质疑是,整体主义解读是不是黑格尔立场的准确解释?事实上,整体主义解读有一个文本上的难题,我们可以概括如下。《大逻辑·存在论》这段话来自第1部分第2章末尾。第2章有“实有自身”、“有限”、“无限”三个小节。所以,这段话是“过渡”。这个安排很重要,因为它有力地说明,黑格尔认为“有限物不是真的有”,不是说有限物与其他有限物有关,而是说有限物与无限物有关。这就是第1部分第1章想给出的结论。黑格尔在“无限”这个小节中说,“观念的东西就是有限物,正如它是在真的无限物中的有限物那样。虽然是规定,是内容,是有区别的,但是并非独立的,只是环节”(Hegel1969:149-150)。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