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说,表象是“思想和概念的譬喻”——这些譬喻实际上掩盖了思想和概念的内容:一个人具有表象,却未必能理解这些表象对于思维的意义,也未必能深一层理解这些表象所表现的思想和概念。(Hegel 1973:§3)
黑格尔说,有一种普遍的成见,认为哲学是难懂的、矛盾的、神秘的。确实,如果我们的意识按照表象的标准和局限来思考,那么,哲学是难懂的:
假如有一个意思,要叫人用概念去把握,他每每不知道如何用概念去思维。因为对于一个概念,除了思维那个概念的本身外,更没有别的可以思维。但是要表示那个意思,普通总是竭力寻求一个熟习的流行的观念或表象来表达。假如摒弃熟习流行的观念不用,则我们的意识就会感觉到原来所依据的坚定自如的基础,好像是根本动摇了。
表象思维的经典例子,当然是经验主义。经验主义用原子式的观点看待心灵,认为心灵是受“联结律”约束的个别观念的组合。从黑格尔的角度看,康德的判断理论是克服经验主义的一次半途而废——康德指向了思维本质,却没有到达思维本质。一方面,康德和经验主义者一样,想用表象来描述心灵生活。另一方面,在康德看来,判断不仅仅是表象之间的单纯联结。如果我们想客观地做出判断,那么,我们必须把直观指向“统觉的先验统一性”,“在直观中所给予出来的一切杂多都通过它而在对象的概念中得到统一”(B 139)。在这种判断中,谓词既不是“包含在”主词中,也不只是和主词联结起来的。在黑格尔看来,主词与谓词的关系——黑格尔所谓的命题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他认为,这种关系揭示了一种特殊的内在关系,不同于传统逻辑学认为判断是外部的。黑格尔说,在传统逻辑学中:
揣测中的主体被当成一个固定的点,宾词通过一个运动被黏附在这个作为它们的支撑物的点上。而这个运动是认识这个固定点的人的运动,根本不能视为是这个固定点自身的运动。(Hegel 1952:23)
但是,黑格尔认为,谓述行为,有一种与此相反的力量:
那联系字“是”字,说出了谓词属于那主词,因而那外在的主观的联属便又被扬弃了,而判断便被认作对象的自身规定了……无疑地,个体性与普遍性,主词与谓词等规定之间也有区别,但并不因此而影响一件极为普遍的事实:每一判断都把它们表述成 同一的。那联系字“是”字是从概念的本性中产生出来的,因为概念具有在它的外在化里与它自己同一的本性。(Hegel 1973:§166)
因此,在黑格尔看来,判断既具有分析判断的特征(谓词内在地与主词有关),又具有综合判断的特征(谓词放大了主词的内容)。
当然,不是所有通常所谓的判断,都算得上黑格尔意义上的判断。但是,正是这种思辨的理想,把“纯粹理性的体系,纯粹思维的王国”(Hegel 1934:31)与经验科学联系起来,象征着经验科学内在愿望的实现。在黑格尔看来,康德没有把统觉综合带来的后果贯彻到底:
这个原始的统觉综合是最深刻的原则之一,它包含着真正把握概念本性的开始,并且与自身并非综合的那种空洞的同一或抽象的普遍性相对立。可是以后的发展却与这个开端很不相应。“综合”这次,就已经容易重又引回到这样的表象,即本身分离的东西的外在统一和简单联结。以后,康德哲学便仅仅停留在概念的心理反映上面,并且又回到概念经常受到直观杂多的制约这一主张上来了。(Hegel 1934:277)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