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要注意到,柏拉图的结论,即理型不能存于此世并且一定被放逐到一个独立的领域中,这一结论取决于两个主张。第一个,它依靠于这样一个论点,即世界是一个不完美的甚至杂乱的地方——确实很难否定这一论点。但它同样依靠于这个假定:理型这一理性本身具有的普遍的、合理性的概念或理念是静止且不变的,以至于不能把握这个不完美世界中的杂乱。黑格尔通过更改理性的定义来把理性重新连接回这个杂乱的世界。黑格尔指出,与其说是理性包含着静止的普遍性、概念或理念,不如说普遍概念或形式本身就是杂乱的。同柏拉图相对,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使得他得以宣称普遍概念能“统摄”(overgrasp,来自德语übergreifen)这个世界的杂乱、辩证的本性,因为它们本身就是辩证的。更进一步讲,因为后来的概念建筑在或者说扬弃(取消但同时保留)了前面的概念,后来的、更具普遍性的概念把握了之前概念的辩证过程。所以,更高阶段的概念不仅能把握前面概念或形式的辩证本性,而且把握了使得世界本身成为杂乱之地的那个辩证过程。举例来说,对于“美”这一概念,它的最高定义不会把美当作固定不变的东西,而是会把美的辩证本性或有限性纳入其中,即这样一个观点:美会变成对它自己而言的不美。于是,这种对美的概念的辩证理解能统摄世界上美的辩证和有限的本性,从而统摄这样一个真理:在这个世界上,美的事物本身就会变得不美,或者可能在某个方面是美的,而在另一个方面则不是。相似地,关于“树”这一概念的最高规定会在它的定义中包含其辩证的发展过程和它从种子到幼苗最后到树的变化。正如黑格尔所说,辩证法是“一切自然和精神生命的原则”(SL-M 56;SL-dG 35),或“推动科学进步的灵魂”(EL §81)。辩证法是驱动理性以及世界上的事物发展的东西。辩证的理性可以统摄辩证的世界。
对于哲学和历史的两段更深入的研究会帮我们了解黑格尔为何选择辩证法作为他论证的方法。如我们所见,黑格尔指出理性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而且存在于世界本身中,以此反驳康德的怀疑主义。然而,要证明理性存在于世界本身中,黑格尔就需要证明理性不需要我们人类的帮助就能成为其所是。他要证明理性能够自行发展,并且不需要我们为它做发展的工作(至少对世上的那些非人造的东西而言)。如我们所见(参见section 1),黑格尔辩证法的核心是这样一种理念,即诸概念或形式自行发展,因为它们“自我扬弃”——或者说扬弃(取消并保留)它们自身——而后因它们自身的辩证本性,自行过渡到下一个概念或形式。故而理性仿佛会驱使它自身,因此就不需要我们的头脑来发展它了。黑格尔需要一种对自我驱使的理性的解释,才能超越康德的怀疑论。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