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关于上帝的仁慈、人的自由和罪恶的起源的文章已在荷兰付印,但我不想在上面署名。这些文章是根据我在不同时期对普鲁士王后说过的话和写给她的信编织而成的,王后喜欢阅读 Bayle 先生的文章,在她的陪伴下,我们经常讨论他在这些问题上提出的难题。我试图以一种比较随意的方式 [un peu familierement] 来解释我的部分观点。如您所知,我的某些观点不能以直截了当的方式 [ne peut donner cruement] 阐述,因为人们很容易误解它们,不是在宗教方面 (这方面得到了强有力的论证),而是在感性方面。因此,我正在考虑 [撰写] 一部拉丁文著作,在其中我将尝试展开我的整个体系。(1710.11.6,G 3:680)
莱布尼茨在这段话中的论述与我们迄今为止讨论过的其他关于显白哲学的论述十分吻合。与《新系统》和其他期刊文章一样,他认为《神义论》是一部预备性著作,有助于读者为更系统、更严谨地阐述他的观点做准备。
6. 其他的显白化策略
我们已经看到,显白文本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垫脚石,来弥合大众观点与隐微真理之间的鸿沟。莱布尼茨在其显白作品中运用了多种策略,其中一些我们已经讨论过,还有一些也值得一提。首先,让我们回到莱布尼茨在 1670 年为 Nizolius 所作的序中对隐微显白区分的论述:
哲学思考的模式 [philosophandi modus] 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可以这样描述的话,一种是隐微的 [acroamaticus],另一种是显白的 [exotericus]。隐微的模式是指所有事物都会得到论证;显白的模式是指,有些事物无需论证即可提出,但仍通过某些相似性论证和辩证论证得到证实,甚至通过基于定义的论证得到证实,但它们仅以辩证的方式提出,[并且]仅通过例子和相似物得到说明。这种话语确实是教条的或哲学的;然而,它不是隐微的,也就是说,不是最严格的,也不是最精确的。(VI.ii.416)
我们认为莱布尼茨在这里试图指出,在显白语境中,命题可以被视为假设,而无需提供严格的证明。他似乎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一个新论点以假设的形式提出,读者对它的敌意会比从形而上学原理中证明的论点要小。虽然通过假设提出的命题没有被证明,但它们可以通过例子、类比、隐喻和故事来启发和说明 (正如他后来所说的)。然而,他并没有声称一部隐微的作品不能包含类比、隐喻等。它可以包括这些“给疲惫的灵魂带来愉快的喘息”的内容,只要它们与构成作品核心的严格论证区分开来。莱布尼茨指出,这种差异出现在数学中;严格而精确的证明与可以用更熟悉的方式处理的论证是截然不同的。
透过莱布尼茨为 Nizolius 所作的序(以及我们迄今为止讨论过的其他文本)中关于隐微和显白区分的评论来看待《单子论》这样的文本,我们会惊讶不已。文本中充斥着类比、隐喻和其他形式的论证,但远未达到严谨的论证水平。假设莱布尼茨仍然坚持他早期对隐微和显白区分的论述,那么即使是《单子论》-- 传统上认为的莱布尼茨成熟形而上学的权威表述之一 -- 也包含许多显白特征。与《新系统》的情况一样,莱布尼茨没有明确指出这部作品的显白特征。因此,很容易将显白说明误认为隐微论证。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