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点集的研究使康托尔在1882年构想了超限数(参见Ferreirós 1999:267ff)。这是他研究的一个转折点,因为从那时起,他独立于与点集及其拓扑有关的更具体问题研究抽象集合论(直到1880年代中期,这些问题在他的议程中占据了突出位置)。随后,康托尔专注于超限基数和序数,以及独立于\(R\)的拓扑性质的一般序类型。
超限序数在1883年的一篇重要的数学哲学论文《一般多样性理论基础》中作为新的数字被引入,注意康托尔仍然使用黎曼的术语Mannigfaltigkeit(或‘多样性’)来表示集合。康托尔根据两个“生成原则”定义了它们:第一个(1)为任何给定的数字α 产生后继数 α+1 ,而第二个(2)规定,在任何没有最后一个元素的数字序列之后,都有一个数字 b 紧随其后。因此,在所有有限数之后,通过(2),来到了第一个超限数 ω (读作:欧米伽);
ω+1,ω+2,. . .,ω+ω=ω · 2,. . .,ω · n,ω · n+1,. . .,ω²,ω²+1,. . .,ωω,. . .
等等。每当出现没有最后元素的序列时,人们可以继续前进,并且可以说,通过(2)跳跃到更高的阶段。
这些新数字的引入,对于他的大多数同时代人来说似乎是无用的猜想,但对于康托尔来说,它们发挥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功能。为此,他将超限序数分类如下:第一个“数字类”由有限序数组成,自然数集N ;第二个“数字类”由 ω 及其之后的所有数字(包括 ωω ,以及许多更多)组成,这些数字只有一个可数集的前驱。这个关键条件是由证明康托尔-本迪克森定理的问题所提示的(参见Ferreirós 1995)。基于此,康托尔能够建立结果,即“第二数字类”的基数大于\(N\)的基数;并且不存在中间基数。因此,如果你写 cαrd(N)=ℵ₀ (读作:阿列夫零),他的定理为称呼“第二数字类”的基数为 ℵ₁ 提供了理由。
在第二数字类之后是“第三数字类”(所有超限序数,其前驱集的基数是ℵ₁ ;可以证明这个新数字类的基数是 ℵ₂ 。依此类推。超限序数的第一个功能,因此,是建立一个递增的超限基数的明确刻度。(上面使用的阿列夫符号直到1895年才由康托尔引入。)这使得能够更精确地表述连续统问题;康托尔的猜想成为了假设 cαrd(R)=ℵ₁ 。此外,依靠超限序数,康托尔能够证明康托尔——本迪克松定理,完善了他在这些关键年份期间一直在阐述的关于点集的结果。康托尔——本迪克松定理声明: Rⁿ 的闭集(可推广到波兰空间)具有完备集性质,因此 Rⁿ 中的任何闭集 S 都可以唯一地表示为一个完备集 P 和一个可数集 R 的不相交并集。而且, P 是 Sα ,对于一个可数序数 α 。
研究超限序数使康托尔的注意力转向了有序集,特别是良序集。一个集合S 通过关系<被良好排序,当且仅当<是一个全序,并且 S 的每个子集在<排序中都有一个最小元素。(实数在它们通常的顺序中不是良序的:只需考虑一个开区间。同时, N 是最简单的无限良序集。)康托尔认为,超限序数真正值得被称为数字,因为它们表达了任何可能良序集的“序类型”。还要注意,康托尔很容易指出如何重新排序自然数,使它们对应于序类型
ω+1,ω+2,. . .,ω+ω=ω · 2,. . .,ω · n,ω · n+1,. . .,ω²,ω²+1,. . .,ωω,. . .
等等。(例如,按照形式: 2,4,6,. . .,5,15,25,35,. . .,1,3,7,9,. . . 重新排序 N ,我们得到一个具有序类型 ω · 3 的集合。)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