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们还需要报一个车马入城费用和屯兵屯田的收支表。
军户不归府尹和户部管,但屯兵屯田和兵部工部都有交叉,是以也都能进行数据比对。
其实这么一比对下来,暴露出的问题还是很多的。
比如各地屯田的数量,户部的数据和工部的数据进行比对,就有很大的出入。
再派御史台巡查后,便发现了私占良田的情况。
而后再通过人头税来核对户籍,这就发现了瞒报的情况。
其实这种瞒报可以说是非常普遍。
普通的地主家只能用长工和佃户,没有功名的人是不能够用奴仆的,更没有食邑。
而按照大昭的律法,秀才就有六十亩禄田,举人则是有六百亩,并且可以授官九品到从八品之间,食邑六户。
这六户,指的就是奴仆的数量,新的举人可能只有六人,但家中三代内有举人的情况下,这六户可能就有两代家生子,是这样的算法。
而进士哪怕没有派官,也能有一千二百亩的禄田,食邑十二户。
类似于闵家这样有正二品武将的,则是能达到食邑一千两百户。
后宫正一品的皇后,则是食邑达到三千六百户之巨。
包括贤妃和德妃,其实他们也很清楚,除了自己的庄子和禄田以外,更多的食邑奴仆数量是一层一层往下租出去的。
而后就会产生一种情况,就是官员的禄田不是由工部和礼部进行核对后屯田产生,而是通过交易或者霸占。
而霸占的人并不是官员自己,而是租地租食邑的地主通过地方上的文书直接将这些东西合法化。
这样一来,官员就不需要自己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来养人养地,而是每年稳定的收租。
这个模式本来就是俗成,看似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可到了数据全部摆在桌上比对的时候,问题就大了!
每年拨款给工部地方上进行屯田的钱拨了,田没屯!
户部登记在册的农耕户籍数量和各地报上来的数量一致,但奴籍的数量出入就很大。
奴籍的人头税是用来分配食邑的,如今看来,这里头瞒报的数量不在少数。
毕竟整个大昭只有这么多人口!
单看一项数据可能看不出来问题,但几个数据一叠加后再进行反推,问题就出来了。
“如今看来,人头税新法案还是要尽快落实下去。”德妃也是看出了问题,皱眉道。
重生九零,我只想暴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