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才有了很多跟风投机和行行出状元。
而这一个状元的身后,必然是前赴后继的失败。
这就是市场经济,也是风险。
所以于宝萝在之前做的很多工作,其实都是在做标准化流程。
包括郭老那边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说白了,就是刚开始以技术工和计件制来拉出高薪岗位来。
并不需要多高,就体制内标准薪资一百二的情况下,这些岗位能达到一百五,两百,甚至三百,这就叫高。
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就能让更多人愿意接纳转制,愿意接纳合同工的方式,愿意接纳优胜劣汰的规则。
到第二阶段的传帮带,其实就是培养更多的职业人才。
比如做芯片焊接工作的。
整个车间的人均是每天焊接六千个芯片,损毁率低于千分之二。
那么,每天能焊接六千五百个,七千个,七千五百个,八千个,并且能够保障全品率的人,就是优秀员工。
不要小看这一点数据上的差异。
训练,是达成所有结果的唯一标准。
比如说纺织工人,在经线崩断的瞬间,她们从机器停下,到寻找断线,穿针,接线,重新开机,只需要花费九秒的时间。
九秒!对于一个刚进纺织厂的新人来说,训练就是手上打结的速度。
刚开始一分钟只能打两个节,训练后,一分钟能打六十个。
这就是纺织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坏布率的核心。
同样,一个只有十五个座位的小吃摊。
如果他开在工厂和学校门口,但做饭的时间很长,那么,他一个午餐档口可能就只能挣十五个人的钱。
但如果他做饭很快,出菜时间只要十分钟?五分钟?或者一分钟呢?
那他就会拥有翻台率。
同样,如果他做可外带的包装食品呢?
那他整个摊位上,最不值钱的就是那十五个座位的桌椅板凳了!
所以,一个没有训练过的人和一个训练过的人,他一定是不一样的!
这在现在的时代环境下,入岗职业训练的传帮带师徒任务,比通过学历来衡量那三年五年的教育成果,要来的更为简单粗暴,且,有效。
职业发展方向,郭老来进行标准化管理,人们只要明白,训练自己会有成效,那就可以闷头去冲。
重生九零,我只想暴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