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最反对夏承州上“六郎岗”的不是吴倩茹,而是他的大舅哥吴大雄。那次,夏承州透露出想到“六郎岗”考察的意思,吴大雄说,“六郎岗”坚决不能上,否则咱们都会倒霉。既然家人都这么反对,夏承州只能暂时作罢。
这次他们全村都到“六郎岗”避洪,这就给了夏承州搞调研的机会。
大雨停止后,夏承州走出帐篷,到岗上散步。当他走到高岗的最南端时,发现了一处疑似古代的建筑遗址。这个遗址刚刚露出地面,是一个长方型的建筑,面积有二十多平方米。夏承州仔细查看,看到遗址的砖头不是近代的,根据它们的风化程度和砖头样式,初步判定,应是北宋时期的建筑遗迹。更让他惊奇的是,下了这么多天的大雨,这个遗址的地面上却滴水不见。夏承州想,难道下面是空的?夏承州又想到,杨六郎抗辽时,在冀中和冀北的平原上挖过地道。莫非下面有地道?如果有地道,它又通向何处呢?
正想着,吴大雄来了。夏承州对大舅哥说了自己的疑问。吴大雄思考了一会儿说,地道是不是通向高岗的北头?听了这话,夏承州拍了下吴大雄,大哥,有你的!说完就往高岗的北头跑去。果然,在高岗北头也发现了一处古建筑遗址,样式和南头的几乎一模一样。
这会儿,好多社员都围了过来,要听夏老师讲故事。夏承州笑了笑,说道,咱们这个“六郎岗”确实驻扎过杨六郎的队伍。岗南和岗北这两处古建筑遗址,应该是当时的指挥台,指挥台下有地道相连。说到这儿,夏承州故作神秘地说,那些传说中的“阴兵”就是杨六郎身边的亲兵。他们死后魂魄不散,每到刮风下雨之夜就从地道里出来巡逻,保护杨六郎。
听到夏承州说得这么邪乎,下面有人就发话了,夏老师,你说的好可怕!真有“阴兵”呀!夏承州笑了,开玩笑呢,哪来的“阴兵”,传说都是吓唬人的。
转眼到了1973年的七月,学校放暑假后,董贯英的小儿子董为军从县中回到了北洼村。这天,他骑着自行车到吴家营村,径直进了一个小院。这是夏承州的家,董为军是来向夏老师请教有关中国历史的问题的。
夏承州那年已经四十二岁,下放到吴家营村也十五年了。他和吴倩茹刚到吴家营村时,他们的独生女夏娇筠才两岁,现在已经是婷婷玉立的大姑娘了。
这天,夏娇筠也是才从保府五中放暑假回村,正在屋里看浩然的长篇小说《艳阳天》。那个年代,可看的书不多,《艳阳天》还有后来的《金光大道》是喜爱文学的青年人必读的。听到董为军进院就喊“夏老师”的声音,夏娇筠没有出去。她感觉,人家又不是找自己,干嘛要主动出去迎接。再说,夏娇筠对董为军这个小伙子不大感冒,认为他书呆子的劲儿太大,不是她喜欢的类型。她似乎更喜欢她的高中同学郑璞玉。
夏承州听到董为军的声音,很快从屋里出来,指着石榴树下的小石桌,高兴地说,为军,来,坐这喝点水。董为军坐下,谢谢夏老师。小伙子端起茶杯喝了口水,说,夏老师,我不明白,当时宋王朝那么发达,那么厉害,为啥就打不过北方的游牧民族辽国和后来的金国,最后徽钦二帝都被人家虏去,受尽了屈辱。
为军,夏承州说,你小小年纪能有这样的思考很不简单。确实,当时的大宋王朝文有李纲,武有宗泽和岳飞,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很发达,按说对付北方那些游牧民族不在话下。然而,朝廷的软弱,官员的腐败害了宋朝。更要命的是,南宋非常重文轻武,文人倍受推崇,武将不被重视,这样岂能挡得住金朝的猛烈攻击!
夏老师,董为军说,听了老师的讲解,真让人茅塞顿开。说到这儿,董为军站起来,夏老师,我该回去了,我叔叔说,中午十二点之前有大雨,让我早点回家。夏承州笑了,你叔叔是谁?他说下雨就下雨了?董为军笑了,我叔叔叫董贯平,他好像有这方面的特长,天气预报得特别准。
狼河之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