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5月,徐州沦陷,骄狂的日本侵略军将矛头指向了当时的抗战中心—武汉,企图在武汉发起最后一击,实现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图谋。6月,妄想速战速决的日军调集了14个师团、3个旅团,还有机械化兵团、航空兵团和舰艇120艘,总兵力近40万人,在华中派遣军司令畑俊六的指挥下,分两路沿长江两岸和大别山北麓扑向武汉。1938年10月,各路日军突破了国民党军的外围防线,逼近武汉。
10月25日,武汉三镇失守,至此武汉大会战结束。举世瞩目的武汉大会战,历时四个半月,是中国抗战史上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此次会战,中国守军共歼日军10万余人,有力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从此,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这段历史,是后来我读书之后了解到的,当时生活在板桥店镇的奶奶和太奶奶们显然并没有如此宏观地知道当时中国的格局,她们只是知道日本人来了,大概日本人觉得小镇太小所以又走了。日本人来的时候,板桥店镇的保长自杀了,但副保长郭麻子则归顺了日本人,成了日本人的伪乡长,负责协助日本人管理小镇。日本人帮助伪乡长的一群乌合之众武装了简单的枪支,从此,郭麻子有了自己心爱的盒子炮和一只正宗的日本军犬。当然这只是我根据历史的一些推测,奶奶只告诉我小镇的街头上,经常可以看见伪乡长郭麻子腰挎盒子炮,手牵日本狗,头望青天,耀武扬威地对着每个人都颐指气使。小镇上所有的人都敢怒而不敢言,顶多只能“道路以目”。
日本人的铁蹄过处,给小镇上幸存的每一位居民的心中都留下了创伤,然而逃难归来重新收拾残破家园的小镇人甚至连日本人都没有见过,而那些不幸遭遇过日本人的乡亲们,则几乎无一幸存。所以,小镇上,人们仇恨的目光都望向了日本人的走狗—郭麻子和那条日本狗。
石头的妈妈就是因为小镇居民们的家仇国恨而死掉的,石头的妈妈居然怀上了日本狗的种。也就是说,石头的爸爸就是那只日本军犬。
我想,当时石头妈妈的主人一定是含着泪和其他人一起追杀着自己心爱的狗,这只美丽的中国狗怎么可以和践踏华夏残杀中国人民的日本狗发生爱情呢?怎么可以?
当时,听奶奶讲到这里,我内心的情感非常复杂,以至于对石头,我到底是该爱还是该恨,我自己都有些说不清楚。
太奶奶没有把家仇国恨和这样一只名叫石头的小狗联系起来,她只是觉得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在这日薄西山的晚年,在这个安静的小院里有着这样两只生灵的陪伴,她觉得生活里有了许多生气,并且对这鸡飞狗跳的俗世生活生出了几多眷念。
那些年我们听过的故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