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平稳地穿梭在香港清晨的车流中。窗外,是飞速倒退的摩天楼群,而车内,则被林铮师傅那洪亮而充满活力的嗓音,渲染成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喂,阿峥!陈生!你哋睇下右边嗰条巷仔未?”林铮一边熟练地操控着方向盘,一边用大拇指比划着窗外一闪而过的一条狭窄巷道,“就系嗰度!旧年我拍《城寨》嘅时候,有个景就系喺里面搭噶!哇,当时热到飞起!”(喂,阿峥!陈先生!你们看到右边那条小巷子没?就是那里!以前我拍《城寨》的时候,有个景就是在里面搭的!哇,当时热死了)
刘峥顺着方向望去,只看到一片被高楼阴影笼罩的、略显杂乱的旧区入口,与周围的光鲜格格不入,却莫名带着一种真实的生命力。他努力想象着师傅在此地挥汗如雨的场景。
“还有啊,”林铮话锋一转,又指向远处一座造型现代的体育馆,“记唔记得我旧同你讲嗰个茶餐厅啊?就喺体育馆后面条街!我同你讲,个老板有个女,读大学嘅,放假就嚟帮收银,不知几多后生仔特登去帮衬,就系为咗睇多两眼!”(记不记得我以前跟你说的那家茶餐厅吗?就在体育馆后面那条街!我跟你说,那老板有个女儿,读大学的,放假就来帮忙收银,不知多少年轻人特意去光顾,就为了多看两眼!)
陈渊坐在一旁,安静的听着林铮用他那带着浓郁市井气息的粤语,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剧组趣闻和各色人物,偶尔会问一两句关于香港风土人情的问题,林铮总能给出绘声绘色、甚至略带夸张的回答。这趟旅程对他而言,与其说是陪伴儿子,更像是一次从未体验过的、充满烟火气的观光。
刘峥安静地听着,目光时而投向窗外,时而落在林铮师傅神采飞扬的侧脸上。师傅的话语,就像一把充满力量的扫帚,试图将他心中那份因即将面对摩诃大师而产生的、混合着期待与忐忑的紧张感,一点点扫除出去。他被这种鲜活而粗糙的叙事包裹着,暂时从“刘家继承人”的身份中抽离出来,仿佛只是一个跟随长辈出游的普通青年。
然而,当车辆逐渐驶离繁华市区,沿着盘山公路向上,周遭环境变得愈发清幽,竹林掩映,鸟鸣渐脆时,那份被刻意压下的凝重,又悄然弥漫回他的心间。
车子最终在一处僻静的山间精舍外停下。这里没有显眼的招牌,只有一扇朴素的木门,门楣上挂着一块小小的木匾,以梵文和中文写着“静心苑”三字。空气清新冷冽,带着泥土和植物的气息,与山下那个喧嚣的香港恍如两个世界。
林铮率先跳下车,整了整他那件与周遭禅意环境颇有些不搭的印花衬衫,回头对刘峥和陈渊咧嘴一笑:“到啦!摩诃大师呢排喺呢度静修。呢个地方够静噶,静到可以听到自己个心跳声。”(到了!摩诃大师这段时间在这里静修。这地方够静的,静到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他上前叩响门环,声音在寂静的山谷中显得格外清晰。
片刻,木门无声地开启。一位穿着白色棉麻僧袍、面容平和的年轻僧人双手合十,躬身行礼,显然早已接到通知。他没有多言,只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便引着三人穿过一片精心打理过、充满枯山水意境的庭院,走向深处的一间静室。
静室内,摩诃·普拉萨德大师正盘坐在一个简单的蒲团上。他依旧穿着那身朴素的棉麻长袍,额间的朱砂印记在从窗棂透入的柔和光线下,显得格外醒目。他并未在冥想,而是正在慢条斯理地烹煮着一壶茶,动作舒缓而自然,仿佛与周遭的静谧融为一体。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与茶香。
再入深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