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胡秉正方丈自回婴河畔,将那重归婴孩的魔女带回正骨寺,赐名“善心”,取其“善念由心”之意。为安民心,老禅师对外只言魔头“血芙蓉”业已伏诛,此女乃是魔女手中救下的孤雏。江湖闻之,无不称颂胡秉正为“伏魔罗汉”,一时群魔敛迹,天下倒也太平了数载春秋。
光阴荏苒,善心在古刹晨钟暮鼓、梵音佛唱中渐次长大,已是四岁稚龄,生得玉雪可爱,眉目间依稀可见昔日“血芙蓉”之轮廓,然性情温良,纯真烂漫,与那持剑嗜杀的魔女判若云泥。
这一日,寺内藏经阁中,空节禅师正为僧众及善心讲解《金刚般若经》。空节年逾四旬,乃寺中讲经首座,学问渊博。怎奈春日融融,暖风拂面,善心年岁尚小,耐不住经义枯燥,见空节禅师讲得入神,众僧凝神倾听,她便悄悄自蒲团上爬起,蹑手蹑脚溜出阁外。
初时,她只打算在寺前放生池畔逗弄龟鱼,或去后园看那新开的芍药。不料行至后院墙边,忽见一道璀璨流光自后山方向一闪而逝,恍若星坠。孩童心性,最是好奇,善心便被那亮光吸引,忘了忌讳,循着光亮,穿过疏林,直往后山深处走去。
行不过里许,眼前豁然开朗,但见一片山花烂漫之地,芳草如茵,蜂蝶飞舞。花丛之中,竟有一群总角孩童,约摸七八人,正围着一素衣女子嬉戏玩耍。那女子背对着善心,身段窈窕,云鬓轻绾,发间一支银簪在日光下熠熠生辉,方才那流光想必便是此物所发。
待那女子闻声回转螓首,善心顿觉眼前一亮。只见她约双十年华,眉不画而黛,唇不点而朱,一双秋水明眸顾盼生辉,玉骨冰肌,仿佛集天地灵秀于一身。周遭万紫千红,在她容光映照之下,竟皆黯然失色。她身着寻常布裙,却难掩其绝代风华,笑语嫣然间,温柔似水,直如姑射仙子临凡,不染尘埃。
善心看得痴了,不由自主从树后走出,扯着那女子衣角,仰脸娇声道:“这位姐姐,你生得真好看!我能同你们一道玩耍么?”
那女子见善心伶俐可爱,俯身轻轻捏了捏她粉嫩面颊,柔声道:“自然可以。小妹妹,你唤作什么名儿?怎独自到此?”其声清越,如击玉磬。
“我叫胡善心!”善心答道,又反问,“姐姐你呢?”
“我姓林,单名一个芳字。竹林的林,芳香的芳。”女子笑答,牵起她手,引入孩童群中。那些孩子见来了新伴,亦是热情非常,拉着善心一同嬉戏。一时间,后山花地里尽是稚子欢歌笑语,其乐融融。
却说藏经阁内,空节禅师讲罢一段经义,环视众人,道:“诸位,此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义,可都明白了?”见众僧颔首,他便照例欲点善心复述,以考校其是否专心。“善心,你且来说说……”连唤数声,不见应答。空节只道小儿贪睡,并未在意,待到讲经完毕,走近其座次一看,蒲团上空空如也,哪有人影?
空节这一惊非同小可!他知善心乃方丈心头肉,若有闪失,如何得了?他慌忙吩咐众僧于寺内寻找,自己则急匆匆赶往方丈禅院。
胡秉正正在禅房静坐参禅,见空节步履仓皇闯入,不由蹙眉斥道:“空节!你亦是寺中老成之辈,何事如此惊慌,失了出家人体统?”
空节气喘吁吁,合十道:“方丈,恕罪!是……是善心不见了!讲经之时,她竟偷偷溜走,寺内遍寻不见!”
江湖恩仇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