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资料困境,外援助力
加试的消息像一块石头,砸在林知夏和陆时衍心头。两人回到教室时,赵宇和王浩已经在等着他们——刚才总教练也通知了他们加试的事,两人正拿着手机,焦急地搜索“国际竞赛最新题型”。
“根本找不到啊!”王浩把手机递给林知夏,屏幕上只有零星几篇2023年的题型分析,“最新的2024年题型,连个完整的题库都没有,这怎么准备?”赵宇也皱着眉:“我问了之前参加国际赛的学长,他说今年题型可能会加入‘人工智能数学建模’的内容,这咱们从来没接触过!”
林知夏接过手机,快速浏览着有限的资料。“人工智能数学建模”几个字格外刺眼——这不仅涉及传统数学,还需要了解基础算法逻辑,对他们这些高中生来说,几乎是全新领域。她抬头看向陆时衍:“你有这方面的资料吗?”
陆时衍摇头,指尖在手机屏幕上快速滑动:“我妈之前给我整理过国际赛资料,但最新的题型也只有大纲,没有具体例题。”他顿了顿,突然眼睛一亮,“对了!我妈认识一位在剑桥大学做数学研究的教授,说不定他有最新题型的参考案例,我现在就联系她!”
陆时衍立刻给母亲发消息,附带了加试的紧急情况。等待回复的间隙,林知夏没闲着,她打开电脑,搜索“人工智能数学建模基础案例”,筛选出几篇易懂的论文,打印出来分给大家:“先看这些基础概念,至少要知道‘数据拟合’‘模型优化’的基本逻辑,总比一无所知好。”
赵宇和王浩接过论文,认真看了起来。李然也匆匆赶来,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国际竞赛创新题型汇编》:“这是我表哥从国外寄来的,里面有几页提到了‘AI与数学结合’的题型,咱们一起看看!”
几人围在桌前,对着有限的资料反复研究。陆时衍的母亲回复很快:“教授说可以提供2024年国际赛的模拟题,但需要等他那边的时差(剑桥比北京晚8小时),大概今晚12点能发过来。”
“太好了!”林知夏松了口气,紧绷的肩膀终于放松了些。陆时衍看着她眼底的红血丝,轻声说:“你先休息半小时,我和他们整理基础概念,等资料来了再叫你。”林知夏摇头:“一起等,多个人多份思路。”
夜色渐深,教室的灯一直亮着。大家轮流分享整理的知识点,赵宇擅长“数据计算”,负责梳理模型中的数值逻辑;王浩擅长“图形分析”,把抽象的算法转化为直观的图表;李然则负责记录易错点,汇总成“避坑指南”。林知夏和陆时衍则专注研究基础理论,偶尔互相补充思路,默契得像多年的搭档。
凌晨12点,陆时衍的手机终于收到了教授发来的模拟题。他立刻打印出来,分给大家——一共五道题,涵盖了“AI数据拟合”“模型误差分析”等加试可能涉及的方向。林知夏拿起最复杂的一道“图像识别数学建模题”,刚看两行题干,就皱紧了眉头——这道题需要结合“概率统计”和“算法优化”,比他们之前接触的任何题型都难。
她抬头看向陆时衍,发现他也在看这道题,眼神里带着一丝凝重。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模拟题上,“模型优化步骤”几个字被映得格外清晰。林知夏深吸一口气,拿起笔:“先从基础步骤开始推,总能找到思路。”可她不知道,这份模拟题里,藏着一道连教授都没预料到的“陷阱题”,而这道题,将成为加试的关键。
全能学霸的春日轨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