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荷塘夜收簪后,尔晴觉得她和傅恒之间的关系变得有些微妙。见了面依旧会针锋相对、互相抬杠,但空气里总像是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让她心慌意乱,又隐隐有些期待。
然而,还没等她理清这纷乱的心绪,一场突如其来的“病灾”席卷了紫禁城的下人住所。
时值春夏之交,天气忽冷忽热,加上前段时日绣坊等地日夜赶工,宫人疲惫,抵抗力下降,一场来势汹汹的风寒时疫便在低阶宫人之中蔓延开来。症状多是高烧、咳嗽、浑身酸痛,虽不致命,却也能让人脱层皮,且传染性极强。
长春宫因皇后娘娘注重洁净,尔晴又管得严,每日督促熏醋洒扫,暂时无人感染。但其他宫苑,尤其是太监宫女聚居的“他坦”房里,病倒了一片,人心惶惶。
太医院人手顿时紧张起来,太医们忙着伺候主子,对这些宫人的病症难免有些顾不过来,只按常规开了方子,让各宫自行领药煎服。
尔晴听闻此事,立刻提高了警惕。她记得前世似乎也有这么一遭,当时因救治不及时,有几个体弱的小太监甚至一病不起,落了病根。皇后娘娘心善,吩咐尔晴从长春宫的小库房里拨出些常用的清热解毒药材,分发给宫里病了的奴才。
尔晴领命,却觉得光发药不够。她深知预防和及时诊治的重要性。
“娘娘,”尔晴向皇后建议,“太医院的太医们分身乏术,可否准许奴婢去太医署,跟着学学如何辨识这几味常用药材,再看看他们有没有成药的药丸子,发放起来也便宜。奴婢也好回来教给各宫的管事,让他们能及时应对,免得病情加重,反而带累主子。”
皇后觉得有理,便允了她,还给了她一块对牌,方便行事。
尔晴便带着两个小太监,每日往太医署跑。她脑子灵,学东西快,又肯下功夫,不过两三日,便将那治疗风寒的几味常用药材认得清清楚楚,煎煮注意事项也摸得门清,甚至还能简单区分风寒和风热的症状差异。
她不仅给长春宫领药,见其他宫的小太监笨手笨脚或者说不清症状,也会主动上前帮忙辨认、分装药材,仔细叮嘱煎服方法。遇到发热严重、看起来可怜的,她还会偷偷从皇后给的份例里多抓一把柴胡或者甘草塞过去。
一来二去,尔晴在太医署和生病的宫人中间,名声更是好得不得了。
“尔晴姑娘心肠真好!一点也不摆架子!”
“多亏了她提醒,不然我这傻小子差点把麻黄和桂枝搞混了!”
“她给的药好像特别有效,我吃了两剂就退烧了!”
这日,尔晴照常在太医署的偏殿帮忙分装药材。因连日劳累,加上担心疫情,她自己也觉得有些头重脚轻,嗓子发干,忍不住低低咳嗽了两声。
恰好一位刚进太医院没多久的年轻太医,姓林,正路过偏殿。这位林太医家世清白,医术扎实,就是为人有些腼腆迂腐,但心地十分善良。他见尔晴咳嗽,脸色似乎也有些发红,便停下脚步,关切地问:“这位姑娘,可是身体不适?眼下时疫流行,千万不可大意。”
尔晴抬头,见是一位面生的年轻太医,连忙行礼:“多谢太医关心,奴婢无碍,许是刚才呛了灰尘。”
林太医却十分认真:“望闻问切乃医家本分。姑娘面色泛红,呼吸声重,还是让在下为你诊一诊脉吧,也好安心。”他见尔晴一个姑娘家忙前忙后帮助他人,心生好感,便格外关切些。
尔晴推辞不过,又见对方一脸真诚,不好拂了好意,便伸出手腕。
尔晴重生之不服就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