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树大招风。尔晴在绣坊大出风头的事,很快又传到了高贵妃耳中。
她本就嫉恨尔晴,听闻此事后,更是妒火中烧。她觉得尔晴一定是侥幸,或者用了什么邪术!一个包衣宫女,怎么可能有如此高超的绣技?定是有人代笔或者夸大其词!
她眼珠一转,又生一计。
过了几日,蒙古藩王入京朝觐。乾隆在保和殿设宴款待。席间,自然展示了那些精美的赏赐之物。当那件用修补过的云锦制成的王妃礼服呈上时,其独特的雪梅图案果然引起了蒙古王妃极大的兴趣和赞赏。
乾隆龙心大悦,顺口夸赞了内务府和绣坊办事得力。
高贵妃见状,觉得机会来了。她笑着开口道:“皇上有所不知,这云锦之所以如此别致,还多亏了皇后娘娘宫里的那位尔晴姑娘呢!听说当时料子不慎破损,是尔晴姑娘巧手回春,竟化腐朽为神奇,绣上了这雪中红梅,才有了这般独一无二的效果呢!”
她这话看似夸赞,实则将尔晴推到了风口浪尖。若乾隆深问,尔晴一个宫女,如何会这等罕见技艺?来历可疑!若答不上来,便是欺君之罪!
乾隆果然被勾起了好奇心:“哦?竟有此事?尔晴何在?”
尔晴今日并未随侍在保和殿,很快被宣召而来。
她听到宣召,心里就明白了几分。镇定地行礼后,乾隆便问起了云锦修补之事。
尔晴不慌不忙,将当日情况简单说明,重点强调绣坊众人日夜辛劳,自己只是恰巧知道一种补救之法,侥幸成功。
高贵妃却不肯放过,故作好奇地追问:“尔晴姑娘真是谦虚。不知你这手精妙的‘缀补’技法,是师从哪位大家?本宫在宫中多年,竟从未见过如此奇巧的针法呢?”
这话问得极其刁钻,暗指尔晴技艺来源不明。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尔晴身上。
傅恒坐在席下,握着酒杯的手微微收紧,目光担忧地看向殿中那个纤细却挺直的身影。
尔晴心中冷笑,早就料到会有此一问。她抬起头,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坦然”和一丝“回忆”:“回贵妃娘娘,奴婢并非师从名家。这‘缀补’之法,其实是奴婢小时候在家乡,跟一位走街串巷的老绣婆学的。那位婆婆脾气古怪,技艺却不外传,只教了奴婢一些皮毛,并叮嘱不可轻易示人。奴婢见此次情况紧急,才冒险一试,幸不辱命。”
她将技艺来源推给早已无处查证的“老绣婆”,合情合理。
高贵妃却不依不饶:“哦?什么样的老绣婆,竟有如此本事?尔晴姑娘家乡何处?说不定本宫还能派人去寻访一下这位高人呢?”
这就有点胡搅蛮缠、故意找茬了。
尔晴正想继续编,乾隆却开口了。他显然对高贵妃的追问有些不耐烦,反而对尔晴的回答很感兴趣:“走街串巷的奇人异士,我朝历来有之。尔晴能学到一二,是她的机缘。朕倒是好奇,你当时是如何想到要绣这雪中红梅的?”
尔晴松了口气,从容答道:“回皇上,奴婢当时见那破损处形状曲折,便想到可化作梅枝。梅花乃岁寒三友之一,凌霜傲雪,品格高洁,正契合我大清风骨与蒙古勇士的坚韧不拔。以冰雪红梅点缀百鸟朝凤,亦寓意满蒙一家,情谊如梅般历经风霜而愈醇,如凤凰般和鸣千秋。”
一番话,既解释了创意来源,又巧妙地升华到了政治高度,拍了皇上和蒙古王族的马屁,听得乾隆频频点头,龙心大悦!
“好!说得好!”乾隆抚掌大笑,“好一个‘满蒙一家,情谊如梅’!尔晴,你不仅手艺巧,心思更巧!重重有赏!”
尔晴重生之不服就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