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AI学历史
超小超大

第96章 杀父之仇 (4-2)

为了周族的“千秋大业”,而非个人的“权力得失”,太伯与仲雍做出了一个震惊族人的决定——主动让贤,远走他乡。他们深知,若留在岐周,即便自己主动放弃继承权,也可能被部分族人视为“潜在威胁”,给季历的统治带来隐患;因此,他们选择以“为父采药”为名,悄悄离开岐周,一路向东南方向迁徙,最终抵达江南地区(今江苏、浙江一带)。当时的江南尚未完全开发,仍处于“部落林立、刀耕火种”的状态,太伯与仲雍凭借从周族带来的农耕技术(如水稻种植、农具制作)和管理经验,很快赢得了当地土著部落的信任,被推举为“首领”。他们带领当地百姓开垦荒地、修建水利,建立起初具规模的部落联盟,这便是后来“吴国”的雏形(太伯也被尊为吴国的始祖)。

太伯与仲雍的“让贤”,不仅为季历扫清了继位障碍,更以“无私大义”赢得了周族上下的敬佩,进一步凝聚了部落人心。古公亶父在太伯、仲雍离开后,正式宣布立季历为继承人,并在临终前叮嘱季历:“吾儿当牢记,周族之兴,非一人之功,乃众人之力;汝当以仁治国,以贤任能,若有机会,当寻回汝兄,共护周族。”季历含泪应允,在古公亶父去世后,顺利继承周族首领之位,开启了他“治世强兵”的统治生涯。

季历继位后,始终牢记父亲“以仁治国”的嘱托,同时敏锐地意识到:若要让周族真正强大,必须“内修民生,外强军事”,既要解决族人的温饱问题,也要抵御外敌的侵扰。他以岐周为核心,推行了一系列“务实且高效”的政策,让周族的实力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质的飞跃。

季历深知,农业是周族的“生命线”——岐周虽有沃土,但彼时水利设施落后,每逢雨季便易发生洪涝,旱季又常因缺水导致粮食减产。因此,他将“发展农业”作为首要任务。

他派人前往商朝的核心区域(今河南安阳一带),学习商朝的“垄作制”(在农田中起垄,既便于灌溉,又能防止水土流失)和“选种法”(挑选颗粒饱满的种子进行播种,提高产量),并组织部落中的农夫进行培训,让这些技术在岐周迅速普及。同时,他还鼓励农夫“开垦荒地”,规定“凡新开垦的荒地,三年内免征赋税”,这一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夫的积极性,岐周的农田面积在五年内扩大了一倍。

他亲自勘察岐周周边的河流(渭水支流横水、雍水),组织族人修建了多条“灌溉渠道”——其中最著名的“岐水渠”,从横水引水,贯穿岐周的主要农田,可灌溉土地数千亩;同时,他还下令在河流沿岸修建“堤坝”,防止洪涝灾害。这些水利工程的建成,让岐周的农业生产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困境,粮食产量逐年攀升,不仅满足了周族的口粮需求,还出现了“粮食盈余”,为后续的军事扩张提供了物资保障。

在季历的治理下,岐周的百姓“仓廪实,衣食足”,原本从豳地迁徙而来的族人彻底安定下来,周边小部落的百姓也因“周族富庶”纷纷归附,周族的人口数量较季历继位前增长了近两倍,成为西部最具活力的部落。

季历明白,仅靠“富庶”无法保障周族的安全——西部的戎狄部落(如西落鬼戎、燕京之戎)以游牧为生,时常袭扰周族的边境,掠夺粮食与奴隶,若不彻底解决这一威胁,周族的发展将始终受限。而要对抗戎狄,仅凭周族自身的力量还不够,必须寻找强大的盟友,这一盟友便是当时的天下共主——商朝。

季历主动向商朝示好,采取了一系列“结盟举措”。

他每年都会亲自带领使者前往商朝都城殷都(今河南安阳),向商王进贡岐周的特产(如粮食、丝绸、玉器),同时表示“愿为商朝镇守西部边疆”,听从商王的调遣。

我用AI学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学语文大大 连载中
大学语文大大
。_391140830580963055
0.5万字10个月前
回顾一一历史 连载中
回顾一一历史
明晨舒文或林百川
0.4万字10个月前
塞琉古帝国兴亡录 连载中
塞琉古帝国兴亡录
风趣的寒江雪柳
这是一部讲述塞琉古帝国的书
3.8万字9个月前
全年级穿越大航海时代 连载中
全年级穿越大航海时代
拜占庭帝国球
XX五中的初二整个年级穿越大航海时代,探索那未知的大航海时代,探索那伟大的历史……发现历史,探索历史!与历史名人、大航海家们、伟大的科学家们......
18.5万字9个月前
抗日战争时代鬼神怪谈 连载中
抗日战争时代鬼神怪谈
清音寻梦
抗日战争群魔无首,当时许多神仙贪生怕死,不敢出面,只有极少数的人出面迎战了。
0.8万字9个月前
逆秦 连载中
逆秦
月儿小奇迹
陆绣虎,本是现代历史系高材生,意外穿越到秦朝。他凭借现代知识,在秦朝崭露头角,引起了各方关注。然而,嫉妒他才华的反派,勾结外敌,妄图破坏他的......
5.5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