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AI学历史
超小超大

第96章 杀父之仇 (4-1)

季历,姬姓,名历,诞生于周族从“迁徙求生”转向“定居兴盛”的关键节点——彼时周太王古公亶父已带领周人从饱受戎狄侵扰的豳地(今陕西旬邑)迁至岐山脚下的岐周(今陕西岐山),这片渭水流域的沃土,既有平坦开阔的农田可供耕种,又有岐山屏障可抵御外敌,周族终于迎来了稳定发展的契机。

  作为古公亶父的第三子,季历的降生,恰好与周族“蓬勃向上”的态势相呼应,仿佛是上天赐予周族的“中兴之兆”。

在周族的成长环境中,季历自幼便展现出与兄长(长子太伯、次子仲雍)截然不同的特质。太伯擅长农耕技术,仲雍精通部落外交,而季历则兼具“敏锐的洞察力”与“果断的行动力”,尤其在处理复杂事务时,总能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彼时岐周刚安定不久,部落内部仍有部分从豳地迁徙而来的族人因“水土不服”“思念故土”产生不满,甚至有人暗中煽动族人返回豳地;同时,周边的小部落也因周族“占地扩耕”产生敌意,时常发生边境摩擦。面对这些问题,年幼的季历便已能提出独到见解——他建议父亲“先安抚内部族人,再结盟周边部落”:对内,他提议将岐山脚下最肥沃的土地分配给迁徙而来的族人,同时由部落长老讲述“豳地受戎狄侵扰之苦”,打消族人返回的念头;对外,他主张“以粮换和”,将周族多余的粮食赠予周边小部落,换取边境安宁。

  这些建议虽出自孩童之口,却切中要害,古公亶父采纳后,果然有效化解了内外矛盾,也让他第一次注意到这个小儿子身上的“王者之气”。

随着年龄增长,季历的才能愈发凸显。在处理家族事务时,他总能做到“公正无私”——有一次,两个族人因“宅基地边界”争执不下,甚至大打出手,部落长老调解多次仍无结果。季历得知后,并未简单“各打五十大板”,而是亲自到现场丈量土地,发现其中一人因“家人增多”确实需要更大的宅基地,另一人则是“强占多余土地”。最终,季历裁定“为需要扩宅的族人重新划分土地,强占者需退还多余部分并向对方道歉”,这一裁决既符合情理,又照顾到族人的实际需求,得到了全体族人的认可。

  在应对外部威胁时,他也展现出“临危不乱”的特质——一次,少量戎狄骑兵袭扰岐周边境,抢走了几头牛羊,部落勇士们群情激愤,要求立刻追击。季历却冷静分析:“戎狄骑兵机动性强,我们若贸然追击,恐遭埋伏;不如先加强边境防御,同时派人侦察戎狄营地位置,待摸清情况后再集中力量反击。”后来证明,戎狄果然在后方设下埋伏,季历的谨慎成功避免了周族的损失。这些经历,让古公亶父愈发坚信:季历不仅是“有才之士”,更是能带领周族走向辉煌的“继承人选”。

在商周时期,“嫡长子继承制”是部落与方国传承的主流规则——通常由君主的嫡长子继承首领之位,以保证权力传承的稳定。按照这一规则,古公亶父的继承人本应是长子太伯,而非三子季历,季历的继位之路,本应充满阻碍。然而,一场“兄弟让贤”的佳话,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也为周族的未来埋下了关键伏笔。

太伯与仲雍并非“无才无德”之辈——太伯精通农耕与部落管理,曾协助古公亶父制定“岐周农耕规划”,让周族的粮食产量在短时间内提升三成;仲雍擅长外交,曾多次出使周边部落,为周族争取到多个盟友,两人在族中都拥有较高的威望。但他们深知,自己的才能虽能“守成”,却难以带领周族实现“突破”;而季历不仅治国能力出众,更重要的是,季历的儿子姬昌自幼便展现出“非凡天赋”——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姬昌出生时“有圣瑞”,自幼便“聪明异常,能辨是非,预知祸福”,太伯与仲雍私下曾感叹:“姬昌乃‘圣主之姿’,若季历能继位,姬昌未来必能带领周族成就大业。”

我用AI学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学语文大大 连载中
大学语文大大
。_391140830580963055
0.5万字10个月前
与各朝名士皇帝交流 连载中
与各朝名士皇帝交流
从古今怀心中
从秦王朝开始,直到末代皇帝溥仪带你深入了解各位皇帝不为人知的真相惊!堂堂天策上将的儿子李承乾竟然是同!惊!居然给溥仪发身份证!
0.5万字10个月前
沉默的呼号 连载中
沉默的呼号
ErrNixsylum
谨以此文,致敬∝沉静如海/海的沉默作品信息-题材:衍生,二战为榫,架构历史,从女方视角缵述的中短篇创作-预警:结局BE,全篇以第一人称搦翰-......
10.0万字10个月前
十六班演绎 连载中
十六班演绎
墨澜书生
(无后宫,无系统,无套路,有穿越,不无脑,半爽文,介意者慎入)初中16班,原本正在上课的全班师生都穿越到了一个封建的异世界,他们虽觉得对方名......
1.9万字10个月前
抗战:死神降临 连载中
抗战:死神降临
胜利的曙光照耀我中国
十六岁的刘诗涵,本该在教室里与同学们嬉笑打闹,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被命运之手抛到了1937年的乱世。这个性格火爆、从不服输的少女,还没来......
0.6万字8个月前
理寺迷长安烬 连载中
理寺迷长安烬
啸长林
元宝三载(744)年,明经科及的杨万丞第从蜀地华阳县考上京城成为一个大理寺司直,却被派遣到岭南当推事官协助市舶司处理外交问题。近几年,京城派......
2.4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