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是帝辛的叔父,也是当时商朝少有的贤臣。他历任文丁、帝乙、帝辛三朝,以正直敢言、治国能力出众闻名。看到帝辛沉迷酒色、荒废朝政、耗费民力,比干心急如焚,多次入宫劝谏。最初,他还能以“叔侄之情”进言,提醒帝辛“东夷虽平,周人未除,若沉迷享乐,恐生祸端”;但随着帝辛日益骄横,比干的劝谏逐渐变得尖锐,他曾在朝堂之上当众指出“酒池肉林耗民力,严刑峻法失民心,若不改正,商朝必亡”,这彻底激怒了帝辛。
此时,帝辛的宠妃妲己又在一旁煽风点火。妲己本是有苏氏部落献给帝辛的女子,因美貌与心机深得帝辛宠爱,她深知比干等贤臣是自己干预朝政的阻碍,便向帝辛进谗言:“比干自恃是王叔,多次当众顶撞大王,实则是想借‘劝谏’之名笼络人心,图谋不轨。听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不如将比干的心挖出,看看他是否真的‘忠君’。”被愤怒与美色冲昏头脑的帝辛,竟真的下令将比干押入宫中,残忍地挖出其心脏。比干之死,不仅是商朝的重大损失,更让朝野上下一片恐慌——从此,敢于直言劝谏的大臣越来越少,朝堂上只剩下阿谀奉承之辈。
比干的悲惨结局,让其他贤臣彻底绝望。微子是帝辛的庶兄,也是一位心怀社稷的贵族。他曾多次尝试劝谏帝辛,却都被斥责为“多管闲事”。看到比干惨死,微子深知帝辛已无可救药,商朝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为了保全自己,也为了避免被帝辛牵连,他悄悄收拾行囊,带着家人与亲信逃离了朝歌,前往西部的周部落附近隐居——后来周武王灭商后,微子因“提前弃暗投明”被封于宋地,成为宋国的始祖。
太师箕子则选择了另一种“避祸”方式。箕子是商朝的宗室贵族,也是当时著名的学者,曾辅佐帝乙制定过多项政策。他眼见帝辛杀害比干、驱逐贤臣,朝政混乱到极点,知道自己若继续劝谏,必将落得与比干相同的下场;但若不劝谏,又于心不忍。最终,箕子选择了“佯装疯癫”——他故意披头散发,在朝歌街头唱歌骂人,甚至抢夺百姓的食物,让帝辛误以为他真的疯了。帝辛虽厌恶疯癫的箕子,却也失去了加害他的兴趣,只是将他囚禁起来。直到周武王灭商后,箕子才被释放,后来他带着部分商朝遗民前往朝鲜半岛,建立了“箕子朝鲜”。
比干被杀、微子逃亡、箕子被囚,标志着商朝的“贤臣集团”彻底瓦解。从此,帝辛身边只剩下妲己与一群阿谀奉承的小人,朝政愈发混乱,商朝的灭亡已注定。
在帝辛沉沦的过程中,宠妃妲己的作用不可忽视。妲己并非如后世传说中那般“狐狸精转世”,但她确实利用帝辛的宠爱,干预朝政,加剧了商朝的混乱。她心性狠毒,且极具嫉妒心,只要有人让她不满意,无论是大臣还是百姓,她都会设法让帝辛将其处死。
有一次,妲己看到一位孕妇在街头行走,好奇“孕妇腹中胎儿是男是女”,便怂恿帝辛下令将孕妇剖腹查看;还有一次,她听说一位老人冬天不怕冷,认为“老人的骨髓与常人不同”,又让帝辛下令将老人的腿骨打断,取出骨髓观察。这些残忍的行为,让朝歌百姓人人自危,甚至不敢在街头随意停留。对于朝中大臣,妲己更是毫不留情——只要大臣反对她的提议,或对帝辛宠爱她表示不满,她便会捏造“谋反”“通敌”的罪名,让帝辛将其处死。当时商朝的三公(最高官职)中,有两位因得罪妲己而被灭族,剩下的一位也只能选择沉默自保。
我用AI学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